一氧化碳(CO)為無色、無臭、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為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的產物。比重0.967,分子量28.01。有可能發生CO中毒的工業生產過程有:煉鋼、煉鐵、煉焦、採礦爆破作業,機器製造中的鑄造和鍛造,化學工業中的合成氨和甲醇製備。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築材料等工業使用的窯爐、煤氣發生爐也能釋放CO。此外,在冬季用煤球爐和火爐取暖時,若煙囪堵塞、倒煙或門窗緊閉等,均可引起CO中毒。

  煤氣的主要成分為CO(約占50~~60%),其次為氫和氮,約占30~40%,CO2約占10%。因此煤氣中毒實際上是CO中毒。

  毒理 CO經呼吸道進入肺泡,被吸收入血液循環。由於CO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親和力要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300倍,故把血液內氧合血紅蛋白中的氧排擠出來,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而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卻又比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慢3600倍,這就使得組織缺氧,除瞭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外,正常的氧合血紅蛋白解離也受到影響。目前認為,CO不僅能與血紅蛋白相結合,而且能夠直接作用於細胞呼吸酶,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價鐵具有親的力,從而抑制組織呼吸。

  在一般情況下,急性CO中毒的程度取決於血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含量越高,缺氧就嚴重,中毒程度也就越重。

  進入體內的CO,在患者已撤離中毒環境,呼吸新鮮空氣或吸氧後,可自呼氣中排除。但需要數小時,有時長達24小時才能排盡。一氧化碳是非蓄積性毒物,脫離接觸後,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逐漸離解排出體外,故無慢性中毒現象,但是長期接觸CO(如吸煙)後,心血管病發病率增高。

  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主要表現在神經、心血管和血液三個方面。根據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和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高低,可分為輕、中、重三級。

  輕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介於10~20%。患者頭痛、頭暈、耳鳴、眼花、惡心、嘔吐、心悸、四肢無力,偶可有短暫的昏厥。此時若能及時脫離中毒環境,吸入新鮮空氣,癥狀可迅速消失。

  中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介於30~40%。除上述癥狀加重外,患者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脈快,多汗,煩躁,當碳氧血紅蛋白超過50%時,患者往往出現昏迷。但昏迷較淺,若患者能及時撤離中毒環境,經積極搶救,一般數小時後即可清醒。頭痛、頭暈、嗜睡、無力等癥狀在數天內逐漸好轉,一般無明顯並發癥及嚴重的後遺癥。

  重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在50%以上。患者迅速出現昏迷、抽搐、呼吸困難、脈極弱、血壓下降。最後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

  重度中毒導致長時間昏迷者,可有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呼吸性酸中毒,氮質血癥,心律紊亂,肺炎及肺水腫等並發癥。

  少數重癥患者脫離昏迷後,可出現遺忘癥,一般可逐漸好轉,數周後可以痊愈。另外也有少數患者,當神志恢復後又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嚴重受損的表現,其主要表現為:①癡呆,患者定向力喪失,記憶障礙,語無倫次,木僵,出現錯覺幻覺,生活不能自理。②震顫麻痹,表情淡漠、四肢肌張力增高伴四肢震顫和前沖步態。③周圍神經炎,皮膚感覺缺失、色素減退、水腫等。有時還可發生球後視神經炎或其他顱神經麻痹。

  不少資料表明,長期、反復吸入一定量的CO後,可出現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慢性損害,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如乏力、頭痛、頭暈、失眠、血壓波動、記憶力減退等。心電圖可有心動過速、心律不齊、低電壓、S-T段下降等改變。

  經常接觸CO的人,血中碳氧血紅蛋白含量可增高,如長期吸煙者可達3~8%,值勤的交通警,因吸入機動車輛排氣裝置排出的廢氣(內含多量CO),因此血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也可增高。

  診斷 急性中毒首先應查明有無CO接觸史,瞭解發病環境和現場情況。體格檢查應註意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尤以兩頰、前胸和大腿內側較為明顯。昏迷患者需除外其他疾患,如腦血管疾患、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癥、肝昏迷、肺性腦病、暴發型流腦,以及巴比妥類、氯丙嗪等藥物和DDV中毒引起的昏迷。

  如果病史及臨床表現疑為急性CO中毒,檢查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呈陽性反應,可立即確診。常用的簡易碳氧血紅蛋白測定法有:①加堿法,取患者血液2~3滴,用5~10ml的蒸餾水稀釋後,加入10%氫氧化鈉0.5ml,若血中有碳氧血紅蛋白,血液仍保持淡紅色不變,正常血則呈棕綠色。②煮沸法,取蒸鎦水10ml,放入患者血液3~5滴,血中若有碳氧血紅蛋白,煮沸後仍為紅色,正常血液呈褐色。③硫酸銅法,取患者血液2ml,加入等量水和3滴飽和硫酸銅溶液,混合後若有紅色沉淀出現,則證明血液中有碳氧血紅蛋白,正常血液應出現棕綠色沉淀。

  上述測定隻有當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在30%以上時才呈陽性反應,但脫離中毒環境後陽性消退很快;若碳氧血紅蛋白在50%以下,一般脫離1~2小時後即變為陰性。

  治療 盡速將急性中毒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註意保暖。給予氧氣吸入。重癥昏迷患者若有條件應使用高壓氧艙治療。高壓氧不僅迅速增大瞭供氧量,而且還能使血液中溶解氧量增加,使毛細血管內的氧易向細胞內彌散,從而可加速糾正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缺氧。防治腦水腫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25%甘露醇溶液靜脈點滴。給予細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維生素C以改善腦組織代謝。昏迷較深、高熱和抽搐者可施行人工冬眠及降溫療法。某些危重病例可以考慮輸血或換血。

  患者昏迷期間應積極防治並發癥,加強護理。尤其要防止肺部繼發感染,糾正酸中毒和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尿道感染,以及發生褥瘡。

  民間沿用食醋、飲蘿卜湯或綠豆湯來解救急性CO中毒,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而且從實踐來看,效果也不明顯。

  預防 凡產生CO和煤氣的生產過程都應該盡量密閉或局部安裝排風裝置。管道、閥門、設備應註意及時檢修,防止漏氣。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教育。傢庭使用煤爐及煤氣一定註意安全。煤爐要安裝煙囪,並保持管道密閉通暢,以防止堵塞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