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結核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的統稱。臨床上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一般可分為局部型及發疹型兩大類。本病患者常同時有體內結核病,如肺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丘疹性結核疹如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及結節型結核疹如硬紅斑是否屬於皮膚結核病,至今尚有不同的觀點。

  病原體 為結核分支桿菌,主要是人型結核桿菌,其次為牛型結核桿菌。結核菌感染皮膚的途徑有外源性與內源性兩種。外源性感染即直接接觸感染,如結核核性初瘡、疣狀皮膚結核及接種卡介苗後感染等。內源性感染包括血行感染(如尋常性狼瘡、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及各種結核疹等,嚴重者有播散性粟粒性皮膚結核)、經淋巴管返流感染(如淋巴結結核所引起的尋常性狼瘡)、直接蔓延感染(如腔口周圍的潰瘍性皮膚結核)及病灶崩潰引起的感染(如瘰癧性皮膚結核)。

  臨床類型及表現 由於結核菌的毒力、感染途徑、個體抵抗力及免疫反應狀態的不同,使皮膚結核病有許多不同的臨床類型。一般分為局部型及發疹型兩大類(見表)。

皮膚結核病的臨床類型

  結核性初瘡 極少見。可發生於屠宰場工人、屍體解剖工作者及口對口人工呼吸、耳環穿孔和卡介苗接種者。皮損為暗紅色丘疹,繼之發展為浸潤性硬結,可破潰結痂,附近淋巴結腫大。組織病理學檢查初期損害可見嗜中性白細胞浸潤,4周後可出現結核結節。

  尋常性狼瘡 90%以上發生在面頰、鼻、耳及頸部。初起為紅褐色浸潤性斑片,邊緣部有小結節,用壓診器壓後呈淡黃褐色,稱為蘋果醬結節,病變向四周擴展,中心留下萎縮性瘢痕,在瘢痕上仍可出現新的損害,小結節用探針很易刺入,稱貫通現象。病程慢性,從兒童期發病可遷延到成年,長期不愈,瘢痕攣縮可引起眼瞼外翻、鼻耳破壞而毀容。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上皮樣細胞及淋巴細胞聚集成的結核結節,幹酪性壞死輕微,不易找見結核菌。

  疣狀皮膚結核 結核菌經皮膚感染而發病。多見於手、足及踝等外露部位。由於外傷接種受染而發生於屍體解剖工作者的稱屍毒疣。皮損為疣狀增殖性斑塊,色暗紅,壓迫其痂皮可見縫隙中有少量膿液溢出,中心部可有瘢痕形成。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表皮角化過度、棘層肥厚、乳頭瘤樣增殖,真皮可見結核結節及中度幹酪性壞死,有時可找到結核菌。

  瘰癧性皮膚結核 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好發於頸、腋、下頜部。由該區域的淋巴結結核破潰感染皮膚而引起。初起為青紅色無痛性硬腫塊,漸變暗紅色,中心軟化後破潰。可形成竇道或瘺管,常流出幹酪性物質,愈後留有增生或橋狀瘢痕。由骨結核引起者,多見於四肢。患者常有貧血或肺結核。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損害中心為膿腫或潰瘍,深部可見結核樣結構及大塊壞死,伴有明顯的炎癥反應,並可找到結核菌。

  腔口部潰瘍性皮膚結核 由活動性內臟結核向皮膚粘膜交界處自傢接種致成。雖少見,但頗嚴重。患者免疫力常低下。病變常見於口周、口內及肛門周圍,鼻及外生殖器附近也可發生。主要表現為散在分佈的卵圓形潰瘍,鄰近的粘膜可見粟粒狀小結節,發展迅速,無自愈傾向。患者多有喉、肺、腸道或泌尿生殖器嚴重的結核病。組織病理學檢查潰瘍周圍有非特異性炎癥浸潤,真皮深部有時有結核結構,有明顯壞死,並可查到結核菌。

  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LMDF) 男性較多見,多發生在中年,以眼瞼周圍及上唇部皮疹較多,為針頭大、粟粒大至綠豆大,半球形或略扁平的小結節樣的丘疹,質軟,呈淡紅褐色,有時呈半透明,玻片壓診結節呈蘋果醬色,發生於下眼瞼者融合成橫長條形,病理檢查有結核結節,OT反應陽性。愈後可留輕萎縮性瘢痕。因部分患者損害中找不到結核菌,OT試驗陰性,抗結核藥物療效不好,有的學者認為與結核無關,而認為是一種肉芽腫性酒渣鼻或小丘疹性結節病,要註意鑒別。

  丘疹壞死性結核疹(PNT) 常發於四肢伸側、臀部,肘膝伸側多見,為散佈的粟粒大至綠豆大暗紅或紫紅色硬性小丘疹,中心可見小膿皰,破潰結痂,形成凹陷性小潰瘍,愈後留有凹陷性瘢痕及色素沉著。患者多有肺結核及其他體內結核病灶,可伴發硬紅斑。發生在龜頭或包皮者稱陰莖結核疹。組織病理學早期病變為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繼之為小靜脈及小動脈內膜炎,並有血栓形成,其上方呈楔形壞死,周邊可見上皮樣細胞及巨細胞侵潤,有時可見結核結節。

  瘰癧性苔蘚 也稱腺性苔蘚,常見於有淋巴結、骨、關節結核的兒童或少年。皮疹為針頭至粟粒大的毛囊性丘疹,扁平,色淡紅褐或正常,有角栓及糠狀鱗屑,可密集成片狀,常對稱分佈於軀幹。組織病理學檢查真皮上部可見毛囊或汗管周圍有結核樣肉芽腫性浸潤,一般無幹酪性壞死。

  硬紅斑 又稱巴贊氏病,好發於青年女性,常伴有肺結核或其他結核病灶,損害多位於小腿屈側。初起為指頭大的皮下硬結,表面皮膚呈暗紫紅色,有時融合成較大的斑塊,少數病例中心破潰形成潰瘍,愈後留有萎縮性瘢痕。病程慢性,不破潰者可自行吸收,留下色素沉著瘢。OT試驗陽性。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小葉性脂膜炎改變,真皮深層及皮下脂肪層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增生,血栓形成,脂肪變性壞死,有噬脂細胞及纖維化萎縮。典型者可有結核結節及明顯的幹酪性壞死。

  結節性結核性靜脈炎 好發於雙足背外緣、雙足弓或踝關節周圍,為成串的梭形結節,與靜脈走行一致,有的學者認為它是硬結性紅斑的異型。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好發部位、慢性經過、常有體內結核灶、OT試驗及病理檢查等可以確診。根據臨床類型應註意與盤狀紅斑性狼瘡、著色芽生菌病、肉芽腫性酒渣鼻、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皮膚變應性血管炎等疾病鑒別。

  治療 首選藥物為異煙肼、鏈黴素,多聯合使用,也可並用對氨基水楊酸。二線藥物有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療程至少3個月,有的需半年至1年。隨時註意藥物的副作用。對局部性皮膚結核,可應用外科手術切除、淺層X 射線照射、紫外線照射、冷凍療法及激光療法。結核疹還應同時給以鈣劑,必要時給皮質類固醇激素。另外,增強體質、改善營養、及時治療其他器官的結核等均有利於治療和預防皮膚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