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老年期後,機體出現許多生理和心理的變化。體力不如從前,疾病發生率也增高。老年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及多發病的總稱,但其中大部分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老年病的來源主要有:①成年後所患疾病的繼續,如高血壓病、消化性潰瘍、慢性支氣管炎等。②在器官組織衰老變化的基礎上新發生的疾病,如在動脈硬化基礎上發生的心血管疾病,晶狀體退變引起的老年性白內障,以及腦組織退變引起的老年性癡呆等。③由於免疫調節功能變化,機體抵抗力減低而產生的各種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等。綜合中國各地區老年人健康普查的結果,在60歲及以上的老人中,沒有重要臟器疾病的約占30%左右,年齡越大患病者越多。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有高血壓、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老年性白內障、聾、貧血、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等。這些疾病的患病率因不同的地理氣候、職業、生活習慣及社會環境等而有所不同。如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是北方高於南方,糖尿病則在腦力勞動者中較多。老年人最後多因病死亡,無疾而終者極少。主要死因的前四大疾病即腦血管病(腦梗塞或腦出血)、心血管病(主要為冠心病)、惡性腫瘤(主要為肺癌、胃癌、肝癌、結腸癌)及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為肺部感染)。不過在各地區的順位不同,有的以腦血管病為第一位,有的以心血管病為第一位。

  老年病的特點 老年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預後均與年輕人有所不同。主要特點有:①多病共存,老年人常在多個系統同時存在疾病,在同一個系統常同時存在多種病理變化。因此,老年病的臨床表現錯綜復雜。②起病緩慢,由於老年病多屬慢性退行性變化,有時生理變化與病理變化的界限很難區分。不少老年病的初期進程緩慢,容易與一般生理性老年變化相混淆。如甲狀腺功能減低或亢進,初期癥狀很不明顯,常常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被發現。帕金森氏綜合征的早期,可表現為體態屈曲,行動緩慢,肢體發僵,常易被誤認為衰老的表現而漏診。因此,對老年人的觀察要敏感細致,警惕他們在感覺和行為上的可疑變化。③臨床表現不典型,如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差,發熱反應不如一般人明顯。年輕人患肺炎、腎盂腎炎時出現高熱,而老年患者可體溫不升。老年人痛覺遲鈍,反應差,有些疾病在一般人能引起劇烈疼痛,在老年人則反應不同。如心肌梗死、胸膜炎、闌尾炎穿孔後的腹膜炎等在老年人可能隻有輕微的不適感。因此常易誤診。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很多老人患病後常先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有些老年人患心臟病的首發癥狀就是昏厥。有些嚴重感染的老年人主要表現為嗜睡,心力衰竭加重時出現精神錯亂的反應。有時老年人主患系統的疾病癥狀不明顯,卻表現為其他系統疾病的癥狀。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時,可先出現消化系統的癥狀:味覺異常,腹脹、腹痛等。患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可先出現低熱、腹瀉或陣發性心房纖顫。④病程長、康復慢、慢性病多見。這與老年人組織修復和再生能力差有關。⑤發病誘因有時不同於年輕人,如心肌梗死的誘因在老年人不一定是運動過量。情緒激動或飲食不當等即可誘發。此外,由於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弱,原在體內正常存在的不致病細菌,可使老年人感染發病,且遷延不愈,而且這種感染常為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⑥容易發生並發癥或出現臟器功能衰竭,由於老年人臟器功能趨於衰退,貯備力減少,適應能力減弱,機體自穩性差。在沒有意外打擊的情況下,尚可保持平衡,進行正常活動;但在疾病或應激狀態下則很容易發生功能不全或衰竭現象,病情變化很快,其中以心、腎、肺和腦的功能易受影響,且恢復較慢。由於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代謝功能紊亂,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容易發生感染或其他並發癥。如久臥病床的老年病人容易發生褥瘡、肺炎、血栓-栓塞病、骨質疏松和大小便失禁等。因此,在老年病的治療中,特別強調早期活動。⑦治療時容易出現藥物副作用,一般老年人對藥物的代謝及排泄功能減弱,對藥物耐受差而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因此,老年人用藥要特別慎重(見老年人用藥特點),外科治療方面也有特點見老年人外科問題)。

  老年人的心理功能 老年人心理功能的衰退與生理功能的衰退是相互作用的,而心理老化對意志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比機體老化更重要,它能使後者加速而影響健康。由於機體老化,老年人在心理上產生不安全感、衰老感、自卑感,因體弱多病可產生焦慮、抑鬱。退休的老人由於社會地位和生活方面的改變,心理上感到不適應,從而產生孤獨、自卑、抑鬱、空虛感、無用感、老朽感等消極的心理狀態。傢庭狀況及事故刺激對老人的心理影響也很大,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老年人可變得越來越頑固、多疑、留戀過去,並采取否認、畏懼及逃避現實等行為,產生疑病傾向,可以出現心身疾病的表現。見老年人心理和社會問題。

  老年人的防病重點 應從心理和生理等方面考慮: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做到心胸開朗,積極樂觀;②保持經常的、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鍛煉;③合理安排飲食營養;④改善生活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傢庭環境,生活規律,睡眠充足;⑤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和交往。很多老年病是在機體老化的基礎上發展的,雖經治療,也很難恢復正常,因此,在老年的預防醫學上,不但要爭取未病者不病,還要使已病者病情不發展,不惡化,以保持功能,生活自理,減輕社會負擔(見老齡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