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常見的腹膜感染性疾病。多急性發病,可由細菌感染、化學性刺激或損傷所致。主要表現為持續性劇烈腹痛,並可隨腹部活動而加劇,故病人常願採取固定體位,使腹式呼吸受限制。患者常有發熱、脈搏加快、腹肌較緊張並有壓痛、腸蠕動音減弱和血液中白細胞數升高等臨床表現;嚴重患者可出現休克。腹膜炎的發病率較高,但尚缺少精確的統計數字。

  概述 腹膜是覆蓋於腹腔各壁、骨盆壁內面及腹、盆腔臟器表面的漿膜,,分為相互連續的壁層與臟層兩部分,它們之間的潛在間隙就是腹膜腔,為人體最大的體腔,有病變時,可容納數千毫升液體或氣體。大網膜也是腹膜的一部分,活動度很大,能移動到病灶處將病灶包裹、填塞,使炎癥修復或局限。腹膜還有很多皺襞,面積很大,幾乎與全身皮膚面積相等。正常情況下,腹膜經常分泌少量液體,起著潤滑的作用。當腹膜發生炎癥時,就分泌大量滲出液,稀釋毒素並減少其對腹膜的刺激。滲出液中的吞噬細胞還能吞噬細菌,其中的纖維蛋白又能沉積在病變周圍產生粘連,借以防止炎癥擴散。腹膜還有強大的吸收能力,在腹膜發炎時,可吸收大量毒性物質而減輕它對腹膜的刺激,有利於炎癥的消退。腹膜雖有這些強大的抗病能力,但患腹膜炎時,危害也不少,如大量滲出液的分泌可引起全身缺水,體液和電解質平衡失調,毒素吸收引起中毒癥狀,纖維素性粘連可發生腸梗阻。

  分類 腹膜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按其不同病因分為兩類:①繼發性腹膜炎。絕大多數繼發於腹腔內原有病變。常見原發病變為腹腔內臟器穿孔、破裂,如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等,由於胃腸內容物流入腹腔的刺激和細菌感染,導致腹膜炎的發生。其次,還有腹腔內臟器的感染擴散,如急性胰腺炎、腸梗阻所致的腸壞死,女性生殖器官化膿性炎癥或產後感染等,含有細菌和毒素的滲出液滲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其他如病菌侵入腹部傷口、手術中污染或胃腸道手術吻合口漏亦可繼發本病。腸內各種細菌,均可成為本病的病原菌,但以大腸桿菌最多見。其次為鏈球菌、葡萄球菌等。一般多為混合感染,故毒力較大。②原發性腹膜炎。腹腔內無原發病變。多為肺炎雙球菌和鏈球菌引起,多見於兒童。發病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丹毒、猩紅熱或腎炎等疾病過程中,因病人抗病能力低下,病菌經血液或淋巴途徑感染腹腔。還有一種原發性腹膜炎(又名特發性腹膜炎或自發性腹膜炎)是發生在門脈性肝硬變腹水患者中,因抵抗力低下、肝功能很差等情況,腸道內細菌經血液至腹腔,引起腹膜炎。結核桿菌引起的腹膜炎稱結核性腹膜炎。

  發病 胃腸內容物或致病細菌進入腹腔後,機體產生抗病反應。腹膜發生充血、水腫並失去固有光澤,接著滲出液體。一般年輕體壯者抗病能力強,若致病菌毒力弱,病理損害輕,病變局限於腹腔內某一部位而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以後,滲出物逐漸被完全吸收,炎癥消失,腹膜病變即告修復而痊愈。反之,年老體弱,臟器病變嚴重,或治療不當,則在抗病能力低的情況下,感染可迅速擴散而發生彌漫性腹膜炎。此時腹膜嚴重充血,廣泛水腫,滲出大量液體,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血漿蛋白減低與貧血。大量毒素或細菌被吸收,加重全身中毒,以致發生休克。有時,急性炎癥被控制後,病變附近常遺留纖維性粘連,這些粘連可能在短期內或多年以後引起機械性腸梗阻。

  診斷 一般不困難,凡持續性腹痛,有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並伴有發熱、血中白細胞增多等全身感染和中毒現象者,即可診斷。要註意炎癥的范圍,局限性腹膜炎范圍較小,癥狀輕,發展慢;而彌漫性腹膜炎范圍廣,癥狀重,發展快,全身中毒現象明顯。確診腹膜炎後,尚須進一步弄清病因,尋找原發病灶。診斷困難時,可作診斷性腹腔穿刺,化驗腹水為滲出性液體,並作細菌培養來確定病原菌。

  治療 根據病情采用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手術目的是清除感染病灶與腹腔內膿液,非手術治療主要是用廣譜抗生素或幾種抗生素聯合應用。此外,應加強對癥支持療法,包括輸血、輸液、胃腸減壓、禁食、服鎮痛藥等;若有休克還應進行抗休克治療。

  預防 多數腹膜炎可以預防,對常見的致病原因如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腹部手術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防止胃腸液外溢,以防污染腹腔。兒童期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