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內的一類物質,可將細胞外傳入的資訊轉變成細胞內的資訊,並使其傳遞下去,最終引起細胞應答。它們的數目有限,但作用很大。許多激素、神經遞質、生長因數及藥物配體等,對細胞生物過程的調節,都必須通過第二信使對資訊的轉遞才能表現出來。

  第二信使學說是E.W.薩瑟蘭於1965年首先提出。他認為人體內各種含氮激素(蛋白質、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是通過細胞內的環磷酸腺苷(cAMP)而發揮作用的。首次把cAMP叫做第二信使,激素等為第第一信使。已知的第二信使種類很少,但卻能轉遞多種細胞外的不同信息,調節大量不同的生理生化過程,這說明細胞內的信號通路具有明顯的通用性。

  具備第二信使作用的物質 除cAMP外,還有環磷酸鳥苷(cGMP)、鈣離子(Ca2+)以及20世紀末確認的三磷酸肌醇(IP3)和甘油二酯(DG)。cAMP、cGMP和Ca2+都廣泛分佈於機體各種組織細胞及體液中,IP3和DG是細胞膜內磷酯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的成分。

  cAMP和cGMP是由腺苷環化酶和鳥苷環化酶分別作用於腺苷三磷酸(ATP)和鳥苷三磷酸(GTP)轉變而來,磷酸二酯酶能把cAMP和cGMP轉變成無活性的5'-AMP和5'-GMP。在正常情況下,環化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大小,決定瞭這兩種第二信使的濃度。

  cAMP生理作用的特點為:①傳遞不同的細胞外信息,表達不同的生理效應。如下丘腦的生長激素(GH)的釋放。而垂體後葉的抗利尿激素 (ADH),則通過cAMP促進腎臟對水的回吸收。②介導不同的激素發揮相似的作用。如腎上腺素和胰升糖素,都能通過cAMP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③介導一種激素發揮不同的作用。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作用於腎上腺皮質,使cAMP增加,促進類固醇激素合成。但ACTH還可以通過cAMP促進脂肪分解。

  作為第二信使,cAMP不單是對細胞外信息起轉遞作用,而且能使信息量得到顯著放大。如cAMP介導的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系統,從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開始,經過刺激垂體分泌促甲狀腺素(TSH),到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 (T4),經過3級連續反應,信息量擴大近1000萬倍。

  細胞內Ca2+來源於細胞外液,分為兩部分:①細胞漿Ca2+;②亞細胞結構(內質網、線粒體)中Ca2+,這一部分組成細胞內Ca2+庫。Ca2+對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它在細胞內的主要生物功能是起第二信使作用。Ca2+在細胞漿中的濃度為10-7mol/L(10-7M),在細胞外液和某些細胞器(內質網、線粒體)內的濃度則高達10-3mol/L(10-3M)。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必須維持Ca2+這樣一種高濃度差,以發揮正常生理作用。

  cGMP雖然也被看作是第二信使,但它在細胞內的確切作用並不很清楚。催化 GTP變成cGMP的鳥苷酸環化酶,通常不與受體相聯。而cGMP的形成常與磷酸肌醇酯通路的活化同時發生。cGMP雖然能使某些蛋白質磷酸化,但這些蛋白質的功能尚不清楚。盡管如此,cGMP在某些情況下似乎還是起第二信使的作用,如在黑暗中,視網膜細胞內高水平的cGMP能保持細胞膜Na+通道的開通,心鈉素通過增加cGMP在細胞內的濃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借以調節血壓。

  第二信使的作用方式 一般有兩種:①直接作用。如Ca2+能直接與骨骼肌的肌鈣蛋白結合引起肌肉收縮;②間接作用。這是主要的方式,第二信使通過活化蛋白激酶,誘導一系列蛋白質磷酸化,最後引起細胞效應。

  由第二信使介導的細胞內信號通路 主要有兩種:

  以cAMP為第二信使的通路 發現最早,瞭解最詳細。這一通路的信息傳遞包括如下步驟(圖1):外部信號(激素等)與細胞膜上特異受體結合,在 GTP參與下,通過激活G-蛋白,影響腺苷環化酶活化(以上在細胞膜內進行),該酶使ATP轉變為cAMP,cAMP刺激A-激酶,A-激酶將特異蛋白質磷酸化,最後激起細胞效應(以上在胞漿內進行)。腎上腺素作用於脂肪細胞時,即循上述信號傳遞路線,最終將脂肪酶磷酸化,促進脂肪的分解代謝,釋放出能量。對於某些組織細胞,cAMP通路引起的細胞應答,是通過調節細胞內Ca2+水平實現的。如腎上腺素對心肌的作用即屬於此。

  包括IP3、DG和Ca2+為第二信使的聯合式通路 80年代後逐漸被公認的磷酸肌醇酯通路的信息傳遞如圖2。外部信號與細胞膜受體結合,通過G-蛋白活化PIP2磷酸二酯酶 (PDE),該酶將PIP2裂解為第二信使IP3和DG。IP3是水溶性,進入胞漿後引起胞漿內質網中貯存的Ca2+釋出,使胞漿Ca2+濃度升高。Ca2+與鈣調素結合,激活蛋白激酶。DG則仍留在膜內,將C-激酶活化。IP3和DG組成這一通路的兩個分支,最後都引起有關蛋白質的磷酸化,導致細胞的應答。

  兩條主要信息通路的共同點 包括兩方面:①位於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接受細胞外的信息,通過細胞膜,由一種依賴於GTP的G-蛋白,將位於細胞膜內表面的“放大酶”激活,然後該酶使第二信使的前身物轉變成第二信使。②信息在細胞內傳遞,最終都表現為第二信使誘導細胞內靶蛋白成為有活性的磷酸化形成,引起細胞效應。

  若細胞外的信息分子發生異常,細胞膜上受體出現障礙,或受體後某個環節有缺陷,都將破壞信息的正常傳遞,從而導致第二信使代謝異常。如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由於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多,引起腎臟內cAMP產生過多,導致血、尿中cAMP明顯升高。心律不齊及急性心肌梗死時,血中cAMP增加,而動脈粥樣硬化時可見cAMP下降。急性胰腺炎時,胰腺組織中Ca2+堆積。細胞膜的病變能引起IP3和DG代謝異常。

  能起第二信使作用的物質,可能不止上述幾種。由第二信使介導的信息傳遞通路十分復雜,完全搞清尚需大量研究工作。

  cAMP、cGMP、IP3和DG均可用放免法測定,體液中的Ca2+可用火焰光度法及電位法測定,細胞內的Ca2+可用熒光法檢測。

  

參考書目

 C.Hinrich & S.Joachim,Cyclic3',5'-nucleotides:Mechanisms of Action,Wiley,Londo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