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Ⅱ型蒼白密螺旋體感染引起的疾病。又名非性病性梅毒。此種螺旋體的形態和血清學反應與梅毒的病原體相似,但其致病力較弱。地方性梅毒不是性傳播疾病,僅流行於阿拉伯半島的半遊牧民族及西南亞、澳大利亞及沿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地中海盆地等若幹地區的農村。多在兒童時期感染發病,多數患者童年時用帶有螺旋體的用具而受染,也可由皮膚直接或間接接觸病原體而得病。不良衛生習慣和環境、生活條件較差等也是促使傳播的因素。

  本病與雅司相似,亦可分為三期期,潛伏期約3周。①早期。舌、腭弓、唇、頰粘膜出現粘膜白斑,實質上是一些無痛性淺潰瘍。在外陰、肛周及其他潮濕部位有扁平濕疣樣損害。骨損害亦可發生,通常累及下肢的長骨。因咽喉炎可致聲音嘶啞。②中期。發生在早期損害後,經數月或數年的隱性期,除血清反應陽性外,無其他臨床表現。然後出現丘疹鱗屑性發疹,可累及全身及手掌、足底,不癢。③晚期。鼻咽部、皮膚和骨的樹膠樣腫是常見的癥狀,並可發展為殘毀性潰瘍。但不累及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早期損害中可找到螺旋體。晚期,梅毒血清反應陽性。本病可用青黴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