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修復被破壞的鐵路所使用的裝備的統稱。分通用和專用兩類。通用裝備是在民用設備中,選擇具有輕便靈活、機動性強、效率高、運輸方便等特點的工程機械、車輛和機具,作為鐵路搶修裝備。其動力以內燃機為主,電動為輔。專用裝備是專為戰時鐵路搶修而研製的,主要包括鐵路橋梁、隧道、線路及站場搶修用的設備和器材。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搶修鐵路基本上使用民用的設備和器材,專用的搶修裝備很少。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蘇、英、德、日等國除積極改進民用的的設備和器材以外,還研制瞭諸如鐵路舟橋、軍用梁、軍用橋墩、拆裝式站臺、多用途工程車和成套機組等專用裝備,以滿足戰時鐵路搶修的需要。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鐵路搶修裝備比較簡陋,且數量很少。在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部隊的鐵路搶修裝備,大多是繳獲的舊雜設備和器材,後來補充瞭一些通用裝備,並利用就便器材自制瞭懸臂式架橋機和打樁設備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工業的發展,鐵路搶修的通用裝備不斷得到改進與加強,並研制瞭鐵路舟橋、軍用梁、軍用橋墩、拆裝式桁梁及其他配套設備等專用裝備。這些搶修裝備在多次戰爭和搶險救災的鐵路搶修中發揮瞭重要作用。在現代戰爭中,鐵路遭受破壞的程度將增大,搶修的難度也將增加。為適應今後鐵路搶修的需要,一些國傢在研究改進搶修手段時,註重提高搶修裝備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采用新材料、新工藝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研制高效多用途的鐵路搶修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