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北部內海,世界海水含鹽度最低的海。四面幾乎均為陸地環抱,僅西部通過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等與北海相通。面積42.2萬平方公裡。海域中有博恩霍爾姆島、哥得蘭島、厄蘭島等,以及深入陸地的波的尼亞灣、芬蘭灣。周圍國傢有瑞典、芬蘭、蘇聯、波蘭、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和丹麥。

  波羅的海是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冰川大量融化後形成的。海水淺,平均深度僅86米;最深處在瑞典東南海岸和哥得蘭島之間,為459米。總貯水量2.3萬萬立方公裡。波羅的海與外海海水交換不大,又有維斯瓦河、奧得河等大、小250條河流註入,加以氣候寒冷,蒸發微弱,因而成為世界上含鹽度最低的淡水海。海水含鹽度自出口處向海內逐漸減少,大、小貝爾特海峽海水含鹽度15‰,默恩島以東降至8‰,芬蘭灣為6‰,波的尼亞灣北端僅2~3‰。波羅的海海水一般由厄勒海峽流出。外海海水從大貝爾特海峽流入,先沿南岸向東流,再沿東岸向北流,形成反時針方向海流。波羅的海深層海水鹽度較高,是由於含鹽度較高的北海海水流入所致。(見彩圖)

波羅的海海濱

  波羅的海位於北緯54°~65.5°之間,水溫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層水溫介於9~20℃,2月0~2℃。由於海水淺而淡,冬季易結冰,波的尼亞灣冰封期達6個月,芬蘭灣和斯德哥爾摩附近3、4個月,波蘭、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沿岸一個多月,瑞典和丹麥之間的海峽也有冰封。波羅的海魚類種類、數量均少,主要有鰈、鱈、鯡等。強烈的北海潮汐不能達到波羅的海,因而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水面因風暴而流動,強烈的東北風導致南海岸高浪,促成瞭沿海高水位;而優勢的西南風有助於沿民主德國和波蘭海岸的沙丘堆積,同時使波羅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漲。

  波羅的海是北歐重要的航道,通過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與白海相通,通過列寧伏爾加河-波羅的海水路與伏爾加河相聯。沿岸較大港口有列寧格勒、斯德哥爾摩、羅斯托克、什切青和格但斯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