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島中的美國屬地。位於大安的列斯群島最東部,西隔莫納海峽與多明尼加共和國相望。面積8897平方公裡,由主島波多黎各島以及莫納島(54平方公裡)、別克斯島(132 平方公裡)、庫萊佈拉島(28平方公裡)等屬島組成。人口340.4萬(1984)。全島劃分為7個州。首府聖胡安。

  主島略呈長方形,東西長160公裡,南北寬55公裡。全島3/4為山地和丘陵。地勢由中部向南、北低降。其主脊是多明尼加中科迪勒拉山脈的延伸,,由橫貫東西的中央山脈和盧基略山脈組成,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蓬塔山1338米。中部山地西側為丘陵地帶,多由石灰巖構成,發育巖溶地貌。南、北海岸地帶為狹窄的平原。地處北緯18°附近,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沿海平原年平均氣溫25℃,山區約20℃,氣溫年變化很小。北部面迎東北信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南部背風,不足1000毫米;5~11月為雨季。中部山區降水量豐富,遍佈熱帶森林;北部地區土地肥沃,水熱條件優越,適宜農業發展;南部比較幹旱,以牧業為主,農業需要灌溉。

  種族構成以白人為主,占73%;其次是印歐混血種人(23%)和黑人(4%)。198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17‰。人口密度較高,平均每平方公裡383人,在西印度群島中僅次於巴巴多斯。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海平原,尤聚集於以首府聖胡安為中心的東北沿海一帶。城鎮人口比重高,1982年約占總人口70%。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與英語為官方語言。

  哥倫佈第二次航海時到達本島,稱為聖胡安。16世紀初西班牙建立殖民統治,改今名。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被趕殺殆盡。該島曾長期為西班牙的軍事基地,種植園經濟發展較西印度群島其他地區遲緩,從非洲移入充作勞力的黑人也較少。1897年從西班牙取得自治權。1898年美西戰爭後歸屬美國。1952年成為美國的一個“自由聯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僅有制糖、釀酒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資本大量投入,建立瞭大批中小型工廠,利用島上廉價的勞動力和進口的原材料,發展來料加工出口工業,如紡織、服裝、化妝品、電子零件裝配、機械設備、金屬制品等。60年代以來,借助於便利的海上交通,從委內瑞拉輸入石油,發展起石油化學工業,以及化學纖維和服裝工業等;電力、水泥等工業也得到瞭很大發展。工業在經濟中已占主導地位,1981—1982年度制造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5%,成為西印度群島中工業較發達的地區。以聖胡安為中心的東北部沿海和丘陵為全島主要工業區。蓬塞、馬亞圭斯、阿雷西沃、卡瓜斯等城鎮是以加工當地農產品為主的工業中心。

  農業地位下降,1981—1982年度農業產值僅占國內總產值的2.1%。耕地面積占全島面積15.7%,草場占37.9%,森林占20.1%。主要農產品有甘蔗、煙草和熱帶水果。1980年甘蔗播種面積4.1萬公頃,產甘蔗200萬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水稻種植業,但產量甚低,糧食依賴進口。北部沿海平原以產甘蔗、菠蘿為主,丘陵地以產咖啡、香蕉、煙草為主。南部沿海平原產熱帶水果、甘蔗、並發展畜牧業。近海富水產,漁業發展較快,在東岸法哈多等地建立瞭現代化漁業基地。

  島上氣候宜人,擁有良好的遊覽和交通設施,旅遊業發達。1981年外來遊客達156萬人次,大部分來自美國;年收入6.82億美元,相當於當年農業產值的2倍以上。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全長9322公裡,其中86%為柏油鋪面公路。聖胡安為設備優良的國際貿易港,蓬塞和馬亞圭斯也是重要港口。聖胡安附近的國際機場,有定期航班與歐、美等國聯系。出口石油加工品、服裝、化纖,以及糖、煙草等,進口電器、機械、汽車、食品等。貿易幾乎全為美國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