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西南部最大山脈。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界山,安道爾公園位於其間。西起大西洋比斯開灣畔,東止地中海岸,長約435公裡。一般寬80~140公裡,東端寬僅10公裡,中部最寬達160公裡。海拔大多2000米以上。按其自然特徵,可分為3段:西比利牛斯山,從大西洋岸至松波特山口,大部分由石灰巖構成,平均海拔不到1800米,降水豐沛,河流侵蝕切割,形成山口,成為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通道;中比利牛斯山,從松波特山口往東至加龍河上遊河谷,群峰競立,山勢最高,海拔3000米以上山山峰有5座,主要由結晶巖組成,最高點阿內托峰海拔3404米;東比利牛斯山,從加龍河上遊至地中海岸,也稱地中海比利牛斯山,由結晶巖組成的塊狀山地,有海拔較高的山間盆地。離地中海岸約48公裡處有海拔僅300米的山口,為南北交通要道。

  比利牛斯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主幹西延部分,構造比較復雜,具有阿爾卑斯山脈特征,山體中軸由強烈錯動的花崗巖和古生代頁巖及石英巖構成,兩側為中生代和第三紀地層,北坡為礫巖、砂巖、頁巖等巖層交錯沉積所組成的復理層。第四紀冰期,東、中比利牛斯山冰川廣泛發育,冰蝕谷、冰蝕湖普遍分佈。現代冰川僅限於在海拔近3000米的冰鬥和懸谷內,北坡多於南坡,總面積約40平方公裡。

  比利牛斯山脈北坡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有山毛櫸和針葉林。南坡屬亞熱帶夏幹型氣候,年降水量500~750毫米,植被為地中海類型的硬葉常綠林和灌木林。比利牛斯山脈是法國的阿杜爾河、加龍河(屬大西洋水系)和西班牙的埃佈羅河(屬地中海水系)的分水嶺。河流一般春季融雪,為洪水期,冬、夏為枯水期。大西洋水系的河流,由於降水比較均勻,水位變化較小;地中海水系的河流,由於降水冬多夏少,水位冬夏變化明顯。

  氣候和植被垂直變化明顯。以南坡為例,海拔400米以下及山麓地帶,冬季氣溫-6~2℃,大氣濕度較小,有典型的地中海型植物,如石生櫟、油橄欖、栓皮櫟等;海拔400~1300米之間,冬季氣溫-6~-13℃,降水較多,是落葉林和其他闊葉落葉林分佈帶;海拔1300~1700米之間,冬季氣溫-13~-16℃,降水量多,是山毛櫸和冷杉組成的混交林帶;海拔1700~2300米之間,冬季氣溫-16~-20℃,主要為高山針葉松林帶;海拔2300米以上則為高山草甸;海拔2800米為雪線所在,有穩定的冰雪覆蓋層。

  山地富森林、礦藏、以鐵、錳、鋁土、硫磺、汞和褐煤等為主,並有溫泉。山區自然風光絢麗,是重要旅遊勝地,又是登山滑雪等冬季體育活動的好場地。山間盆谷和一些低緩的山坡是農耕地和居民點比較集中分佈的地區,主要種植小麥、裸麥、馬鈴薯和煙草、葡萄等作物。廣闊的山間草場和谷坡地帶主要發展牧業。山脈東西兩端沿海岸建有多條鐵路,另有6條山道和2條鐵路隧道穿越山脈、溝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