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在瓊崖縱隊配合下,對海南島國民黨守軍進行的渡海登陸作戰。海南島又名瓊崖,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海峽寬11~27海裏。島上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瓊崖縱隊,並建立瞭以五指山為中心的根據地。國民黨守軍為瓊崖防衛總司令薛嶽所部,計陸軍5個軍,海軍1個艦隊、艦船約50艘,空軍4個大隊、飛機約45架,總兵力約10萬人,劃為東西南北4個守備區。企圖憑藉海峽天險,組織陸海空軍立體防禦,長期固守。

  人民解放軍第40、第43軍等部共10萬餘人,組成渡海作戰兵團,和島上瓊崖縱隊約1.5萬人,統由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賴傳珠指揮。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慎重從事,充分準備,爭取於1950年春夏解決海南島問題的指示,鄧華、賴傳珠確定首先以小部隊分批偷渡登陸,以加強島上的策應力量,爾後進行大規模強渡登陸的作戰方針,力求全殲國民黨守軍。1949年12月底,兵團部隊進至雷州半島及其兩側沿海地區,在當地人民政府協助下,大力征集民船,動員船工參戰;深入思想教育,加緊海上練兵;瓊崖縱隊在島上積極反“清剿”,鉗制敵人,做好接應準備。

海南島登陸戰役

登陸部隊與瓊崖縱隊勝利會師

  1950年3月5~11日,登陸兵團組織2個加強營,利用夜暗及有利的風向、潮汐,分別在島上國民黨軍守備薄弱的瓊西北白馬井、瓊東北赤水港偷渡登陸。3月26日至4月1日,又組織2個加強團,在瓊北玉包港、北灣港偷渡登陸。兩批偷渡部隊在瓊崖縱隊的有力接應下,均獲成功,為主力登陸作戰創造瞭有利條件。4月16日傍晚,登陸兵團主力第1梯隊第40軍6個團、第43軍2個團,乘350隻木帆船分左右兩路從正面強渡海峽。航渡中,多次遭敵艦艇攔擊,火力船迅速逼近敵艦,以隨伴火炮和步兵武器向敵猛烈開火,掩護登陸船隊前進,在瓊崖縱隊和偷渡部隊的全力接應下,於17日凌晨在臨高角至花場港地段登陸,至19日,先後奪占瞭臨高、美臺、加來、福山等要點。20日,薛嶽速調6個師分別由海口、嘉積增援澄邁,向威脅其正面的第43軍登陸部隊反擊。鄧華、賴傳珠決心乘機在澄邁以北之美亭、白蓮地區殲滅援軍,以便後續部隊登陸和解放海口。即令第43軍登陸部隊在澄邁地區頑強抗擊,吸引國民黨援軍;令第40軍7個團由美臺、加來折向澄邁疾進。21日,國民黨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向第43軍陣地連續猛烈攻擊,均被擊退。當日,第40軍趕到澄邁地區。22日,第40軍與第43軍協同,內外夾擊,重創國民黨軍第62、第32軍等部。此時,薛嶽見大勢已去,急令所部南撤,遂乘飛機逃往臺灣。人民解放軍於23日占領海口市。24日凌晨,第2梯隊第43軍5個團在天尾港順利登陸。當日下午,解放軍分3路向南追擊。東路部隊於30日攻占瓊南榆林、三亞;中、西兩路部隊於5月1日占領瓊西的八所、北黎。至此,海南島全部解放。此役,國民黨軍被殲3.3萬餘人,其餘大部從海上逃跑。人民解放軍開創瞭陸軍乘木帆船大規模渡海作戰、摧毀敵立體防禦的先例,為解放沿海島嶼作戰提供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