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海軍作戰、訓練等任務而採取的組織實施氣象專業勤務、提供海洋區域水文氣象情報和預報以及提出趨利避害建議等的綜合措施。是海軍的戰鬥保障之一。其目的是保障海軍部隊順利遂行作戰、訓練等任務。海軍水文氣象保障根據指揮員的意圖,由各級司令部組織所屬水文氣象臺、站和調查船隊實施。

  海洋水文氣象是對海軍活動有直接影響的環境條件之一。中國古代舟師就已知道觀察海上風雲、海浪、潮汐的變化,指揮海戰。現代海軍活動更離不開水文氣象保障。由於於海戰的需要,在19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海洋氣象事業得到瞭發展,海軍水文氣象保障也隨之逐漸形成。在中國,國民黨海軍於1925年建立水文氣象勤務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2月建立瞭人民海軍水文氣象保障機構。

  這些海軍水文氣象保障機構在解放一江山島作戰中,為指揮員選定總攻時間提供瞭準確的水文氣象預報,有效地保障瞭海軍協同陸軍、空軍登陸作戰的勝利。隨著人民海軍的成長壯大,海軍水文氣象保障工作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組建瞭配有現代化儀器裝備的各級水文氣象臺、站和勤務部隊,構成瞭與各級司令部相適應的海軍水文氣象保障體系,為保障海軍作戰、訓練等任務的順利完成起到瞭良好作用。

  現代海軍由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海軍陸戰隊等兵種組成,作戰行動范圍廣闊,受水文氣象條件影響較大。海軍各兵種的任務、裝備不同、需要的水文氣象內容也有差異。對水面艦艇部隊,需要提供活動海區的風、浪、霧、能見度、潮汐、海流等要素的資料和預報。對潛艇部隊,需要提供航線和特定海區的海流、潮流、海水密度躍層、水色、透明度等要素的資料和預報。對海軍航空兵,需要提供飛行海區的風、雲、霧、能見度、浪、潮汐、海流等要素的實況和預報。對岸防兵,主要是向海岸炮兵、岸艦導彈部隊提供發射區和目標區的天氣預報和氣壓、氣溫偏差量、風向、風速、濕度等供彈道修正所需的氣象資料。對陸戰隊,提供上船、航渡、換乘和登陸區域的潮汐、風、浪、海流、能見度、降水等要素的資料和預報。在對各部隊提供上述資料和預報的同時,需提出趨利避害的建議。為完成海軍各兵種的水文氣象保障任務,需組織海軍氣象臺、站和海洋調查船隊、艦艇航海部門進行定時和不定時的、常規和特殊的水文氣象要素觀測、探測;組織施放無人氣象站、水文氣象浮標,監視天氣和水文變化;利用各種通信手段,組織海上和陸地通信網,接收和傳遞軍內外、國內外水文氣象情報;繪制各種天氣圖表、海況圖,制作長、中、短期天氣和水文預報;編制港口、航道、作戰訓練海區潮汐、潮流、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水密度躍層、海洋氣候等圖表資料。為瞭適應現代條件下的海軍作戰,需要提供時效長、范圍廣、項目多的水文氣象保障。因此,不少國傢都在加強海軍水文氣象保障的機構建設和科學研究,並向客觀、定量、快速、完備的海軍水文氣象保障自動化體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