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方實施電子對抗的情況下,為保障己方電子設備和系統發揮效能而採取的措施和行動。是電子對抗的組成部分。電子防禦包括反電子偵察、反電子幹擾和對反輻射導彈的防護。

  反電子偵察 就是防止己方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信號被敵方截獲,或者即使被截獲也難以從中獲得有關情報,使敵方無法實施有效的幹擾和摧毀。通常採取的措施有:在不影響完成任務的前提下,儘量減少電子設備開機的數量、次數和時間,使電電子設備在低功率狀態下工作,控制輻射方向,設置隱蔽頻率,必要時實施無線電靜默;在假陣地上設置簡易輻射源,發射欺騙信號;采取良好的信號保密措施,使用信號不易被敵方截獲、識別的新體制電子設備;無規律地改變呼號,轉移陣地;及時掌握敵方電子偵察衛星(或飛機、船)的活動情況,並采取相應的反偵察措施等。反電子偵察是一項經常性的電子防禦措施,通常應與其他反偵察手段結合運用。

  反電子幹擾 簡稱“反幹擾”。就是設法消除或削弱敵方電子幹擾對己方電子設備的有害影響,其措施可分技術和戰術兩大類。反幹擾的技術措施主要是,提高電子設備本身的抗幹擾能力。它是利用有用信號和幹擾信號在載頻、方向、時間、波形、極化、多普勒效應等方面的差別,從幹擾中檢測出有用信號。主要措施有:采用新的頻段,快速隨機地跳變頻率或者同時使用幾個頻率工作;增大電子設備的輻射功率,提高天線增益,以提高有用信號與幹擾信號強度的比值;采用低旁瓣銳波束天線以及使用定向天線通信;改變信號極化,使之與幹擾的極化不同以抑制幹擾;采用復雜的信號形式和最佳接收技術;在電子設備上加裝各種反幹擾電路以及采用新的技術體制等。有些國傢還致力於發展自適應抗幹擾技術,它能隨幹擾環境的變化而自動選擇最佳的反幹擾措施,使幹擾的危害最輕。反幹擾的技術措施針對性很強,往往一種措施隻對某一種幹擾有效。因此,電子設備通常采用多種反幹擾技術來減輕各種幹擾的影響。但是,在復雜多變的電子幹擾環境中,一部電子設備的反幹擾能力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在反幹擾技術措施的基礎上,采取一些戰術措施來保障作戰任務的完成。反幹擾的戰術措施主要有:將不同頻段、各種體制的雷達配置成網,以發揮網的整體抗幹擾能力;多種通信手段綜合運用;設置隱蔽臺站(網)和備用設備並適時啟用;對幹擾輻射源進行定位,可能時用火力將其摧毀等。對電子設備的操作人員加強在模擬電子幹擾條件下的操作訓練,提高操作技術水平,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反幹擾措施。

  對反輻射導彈的防護 主要措施有:發射誘餌信號,遠置發射天線,控制輻射,多站交替工作,采用雙基地技術,使用光電探測和跟蹤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