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為掌握使用電子設備、器材進行電磁鬥爭所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有些國傢的軍隊稱電子戰訓練。目的是提高部隊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電子對抗能力。

  電子對抗訓練隨著電子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蘇等國傢的軍隊建立瞭電子對抗專業部隊,美軍還成立瞭電子對抗學校培訓電子對抗軍官。戰後,電子對抗領域不斷擴大,電子對抗訓練受到一些國傢的重視,相繼建立瞭電子對抗訓練機構,軍事院校增設瞭電子對抗課程。20世紀600年代以來,在幾次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中,電子對抗發揮瞭重要的作用,電子對抗訓練有瞭新的發展,不少國傢的軍隊把電子對抗訓練列為重要的訓練課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1931年開始無線電通信偵察(見無線電技術偵察)和保密訓練。在革命戰爭時期,隨著無線電通信裝備的改善,無線電通信偵察、反偵察和反幹擾訓練不斷發展,對保障戰役、戰鬥的勝利起瞭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軍隊正規化訓練的開展,人民解放軍的防空等部隊加強瞭反電子偵察、反電子幹擾的訓練。專業部隊和院校加強瞭電子對抗技術戰術訓練,通過電子對抗合練和實兵演習,提高瞭現代條件下電子對抗的能力。

  電子對抗訓練,包括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幹擾訓練和電子防禦訓練。

  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幹擾訓練包括理論教育、操作使用和戰術合練。①理論教育的內容有:電子學、電子對抗理論、作戰使用原則、戰鬥行動方法以及外軍有關情況。②操作使用,包括電子對抗裝備、器材的工作原理、操作和維修技術,以及實施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幹擾的技能技巧。③戰術合練,是各單機(站)之間、電子對抗部隊、分隊之間,以及電子對抗部隊、分隊與其他部隊之間的協同演練。

  電子防禦訓練,包括反電子偵察、反電子幹擾的一般原則和方法,電子幹擾的分類,幹擾信號特征,幹擾對電子設備的破壞作用等;針對不同情況,操作使用反幹擾裝置和抑制、減弱幹擾影響的操作技術,實施電子保密、偽裝和對反輻射武器防護的技能以及采取的戰術防禦手段等。

  電子對抗指揮軍官和工程技術人員由院校培訓,專業士兵訓練由各部隊和專業訓練機構組織實施。訓練中重視使用模擬器材,強調用實際裝備操練,並在軍事演習中綜合運用電子對抗措施,進行近似實戰條件下的演練。

  電子對抗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技術裝備日趨先進,訓練內容將隨之更新,訓練方法和設備、器材必將進一步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