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紀初阿富汗人民抗擊英國入侵、維護民族獨立的戰爭。亦稱英阿戰爭。阿富汗是18世紀中葉形成的多民族的大地主和封建貴族專政的伊斯蘭國傢,戰略地位重要,是19世紀英、俄爭奪的物件之一。沙俄視阿富汗為其南下印度洋的戰略跳板,英國則視阿富汗為維護英屬印度北方統治的屏障。阿富汗依靠各部族武裝和廣大人民的支持,勝利地抗擊瞭英軍的入侵。

  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戰爭(11838~1842) 1838年秋,英國糾集萬餘侵略軍,挾持傀儡沙·舒加,從博蘭山口入侵阿富汗西南部,並在東南部開伯爾山口實施輔助突擊。翌年4~8月,英軍相繼攻占坎大哈、加茲尼和首都喀佈爾,國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北逃,英國殖民者將沙·舒加扶上王位。阿愛國人民展開瞭廣泛的抗英遊擊戰。1841年11月,喀佈爾人民舉行起義,給英軍以沉重打擊,奪回喀佈爾。翌年,英被迫撤軍,傀儡沙·舒加被處死,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復位。翌年秋,英軍對阿進行報復,從東部和南部對喀佈爾發動鉗形攻勢,重占喀佈爾。阿人民進行瞭英勇不屈的鬥爭。同年冬,英侵略軍被迫撤離阿領土,沿途遭到阿遊擊隊的截擊,其後衛部隊被殲滅。英第一次侵阿戰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戰爭(1878~1880) 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戰爭以後,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的兒子希爾·阿裡汗繼承王位。采取接近沙俄疏遠英國的政策,於1878年7月與俄國結盟,拒絕英國使節進入阿富汗。同年11月,英軍3.6萬人分三路入侵阿富汗,穿過開伯爾、古勒姆、博蘭山口,1879年1月,攻占坎大哈,進逼喀佈爾。希爾·阿裡汗逃亡,不久死去。其子耶古卜汗繼承王位,同年5月26日與英簽訂《甘達馬克條約》,阿富汗淪為英國的附屬國。阿人民不甘屈服,同年9月舉行喀佈爾起義,殺死英駐喀佈爾總督。12月,10萬起義大軍在謝爾佈爾包圍英軍。1880年7月,阿軍在邁萬德之戰中擊潰英軍1個旅。阿人民的英勇抗擊,迫使英國殖民者放棄霸占阿富汗的企圖,於同年9月締結妥協協定,準許阿內政自由,外交則由英控制。1881年英軍撤出阿富汗。

  第三次阿富汗抗英戰爭(1919) 1919年2月阿曼諾拉汗繼承王位。他不滿英對阿的統治,宣佈阿獨立。5月3日英軍入侵阿富汗。阿正規軍4萬人分三路在開伯爾、瓦濟裡斯坦和坎大哈三個方向英勇抗擊英侵略軍,並在瓦濟裡斯坦方向打敗英軍,包圍塔勒要塞。同時,阿印邊境普什圖族抗英起義此起彼伏,印度的反英民族解放運動也不斷高漲,英國陷入窘境,被迫放棄繼續侵阿作戰計劃。同年8月在拉瓦爾品第草簽和約。1921年正式簽訂條約,英國承認阿富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