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文麿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1937~1939,1940~1941),全面侵華戰爭的主要推行者之一。1891年10月12日生於東京。公爵近衛篤麿的長子,少年繼其父為公爵,1917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法科。1916~1936年,曆歷任貴族院議員、副議長和議長,開始接近軍部。1937年6月出任內閣總理大臣,7月7日發動“七七事變”,挑起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1938年1月發表誘脅國民黨政府投降的“近衛聲明”;同年4月頒佈《國傢總動員法》,11月發佈“建設東亞新秩序”宣言;12月發表所謂“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合作”三原則談話,進一步向蔣介石、汪精衛誘降,並企圖使日本對中國東北等地區的占領合法化。1939年1月被迫辭職,任樞密院議長。1940年6月辭去樞密院議長職務,極力推進法西斯“新體制運動”。同年7月再次組閣,9月締結日德意三國同盟(1940),並同美國談判。10月組建法西斯禦用團體“大政翼贊會”,自任總裁,完成瞭法西斯體制。任內還確定將對美英開戰,為後來東條英機實行法西斯軍人獨裁和發動太平洋戰爭創造瞭條件。1941年7月成立第三屆近衛內閣,把侵略戰爭擴大到印度支那半島。同年10月,因對美談判陷入僵局、在侵略計劃上與軍部發生矛盾而辭職。1945年2月,在日本敗局已定的形勢下,近衛向天皇提出奏章,策劃議和,以圖維護天皇制。日本投降後,曾任東久邇稔彥內閣(1945年8~10月)國務大臣,並任內大臣府禦用掛,曾在盟軍最高司令官D.麥克阿瑟授意下,擬訂修改憲法草案。1945年12月收到美國占領軍司令部發出的戰犯嫌疑罪逮捕令,被傳訊前,於16日晨(一說1946年1月16日)畏罪服毒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