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生於朝鮮平安南道大同郡(現為平壤市萬景臺區)的一個普通農民傢庭。1925年移居中國吉林省,入撫松第一小學。1926年春,轉入樺甸縣華華城私塾讀書。1927年春就學於吉林市毓文中學。1929年秋因參加反日鬥爭被捕,囚於吉林監獄。1930年初,刑滿獲釋,繼續堅持反日鬥爭。1931年初,被派往吉東地區做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同年“九一八”事變後,在延吉縣明月溝地區組織抗日武裝。翌年4月25日創建第一支遊擊隊。自此開始,與中國人民一道開展抗日武裝鬥爭。1936年5月,創建朝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祖國光復會,被推選為會長,制定瞭祖國光復會十大綱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由蘇聯歸國。同年10月10日,領導成立北朝鮮共產黨組織委員會,12月任北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責任書記。1946年2月,任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長,領導北朝鮮的經濟建設和土地改革運動,勝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任內閣首相和國傢元首。1949年6月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朝鮮戰爭期間,擔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首相、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指揮朝鮮祖國解放戰爭(見彩圖)。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援助下,取得戰爭的勝利。

金日成(中)在祖國解放戰爭前線(1951)

  朝鮮戰爭停戰後,領導制定恢復國民經濟的三年計劃。1956年,勝利地完成瞭經濟恢復、工業建設和城鄉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1960年領導朝鮮人民第1個五年計劃。此後,又領導制定發展國民經濟的七年計劃、六年計劃等經濟建設計劃,提倡千裡馬運動,號召進行技術革命,確立大安工作體系,創造瞭管理農業的青山裡方法,推進瞭朝鮮的自主民族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多次訪問中國。1961年7月率黨政代表團訪華時,同中國簽訂瞭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1972年,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此後歷屆最高人民會議上,均被推選為國傢主席。1980年10月10日,在朝鮮勞動黨第6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進一步提出建立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方案。在朝鮮勞動黨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領導朝鮮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提出朝鮮革命和建設的唯一指導思想-主體思想。曾被授予元帥軍銜。1958年9月,榮獲勞動英雄稱號,還曾三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