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國際聯合會,簡稱國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國際組織。1919年1月8日巴黎和會(1919)通過建立國聯的決議。同年4月28日和會通過以美英方案為基礎的盟約,並作為對德、奧、匈、保等國和約的第1部分。1920年1月10日國聯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同年7月16日中國批準對奧和約,為國聯創始會員國之一。美國威爾遜政府曾企圖把國聯作為建立世界霸權的工具,後因英、法、意、日反對未能如願。美國國會拒絕批準《凡爾賽和約》,因而未參加國聯。蘇聯於19344年9月18日加入。

  國聯的主要機構是大會、行政院和秘書廳。大會由全體會員國組成。行政院由常任委員國(初為英、法、意、日,後陸續增補德、蘇)和由大會定期選舉產生的非常任委員國組成(原為4席,後迭次增為6、9、10、和11席)。大會和行政院職權基本相同(接受新會員國、選舉行政院成員。制定國聯預算則專屬大會職權)。大會和行政院的決議,除程序性問題外,須全體一致通過。這種表決方式決定國聯難於采取保衛和平安全的有效行動。秘書廳為國聯常設事務機構,設有秘書長。國聯下設獨立機構(國際常設法院、國際勞工組織)和許多附屬機構。先後有63個國傢加入國聯。1937~1938年國聯會員國最多時達58個。盟約規定會員國退出國聯需提前兩年通知。先後共有17國退出國聯。日、德、意3國因為發動侵略戰爭的需要,分別於1933年3月27日、10月19日和1937年12月12日退出國聯。

國聯會議會場(1934)

  國聯標榜的宗旨為“促進國際間合作,並保持其和平與安全”。實際上它是帝國主義列強,首先是英、法的工具。國聯正是適應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傢維持戰後國際關系體系的需要而產生的,它不僅被用來壓制戰敗國,並且用來反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國際盟約》(第22條)規定委任統治制度,確認戰勝國-英國及其自治領、法國、比利時和日本占有原屬於德國和土耳其的殖民地。所謂委任統治制隻不過是殖民統治的變種。

  由於帝國主義之間的利害沖突,國聯在審理和解決國際爭端方面成效很少。1924年10月2日國聯大會曾通過《日內瓦議定書》規定會員國之間信守和平解決爭端,建立仲裁、裁軍和安全保障制度,實際上隻是一紙空文。國聯范圍內的裁軍談判曠日持久,純屬騙局。國聯對日本侵略中國、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德意幹涉西班牙、德國侵占奧地利均采取綏靖主義立場(見彩圖)。1939~1940年蘇芬戰爭發生後,在英、法操縱下國聯行政院於1939年12月14日通過瞭開除蘇聯的決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國聯名存實亡。1946年4月8~18日國聯召開最後一次會議,19日正式解散,所屬財產和檔案移交聯合國。

國際聯盟召開討論“九一八”事變的緊急理事會(1931)

  

參考書目

 盧瀛洲:《國際聯盟研究》,商務印書館,上海,1934。

 F. P. Waltozs , A History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52.

 A. Zimmen ,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Law 1918~1935,MacMillan Co.,Lond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