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1660年瑞典為稱霸波羅的海地區而發動的侵略波蘭的戰爭。17世紀初,瑞波就因爭奪波羅的海沿岸的利夫蘭而爆發戰爭。1626年,雙方再次發生軍事衝突,瑞典搶佔瞭波蘭的波莫瑞地區的大片土地,1629年,雙方簽訂停戰協定。1655年,瑞典利用波蘭因連綿不斷的戰爭而國力虛弱的時機,破壞停戰協定,勾結勃蘭登堡侯國,大舉入侵波蘭和立陶宛。波蘭由於缺乏準備和富豪階層的投降求和,致使瑞典侵略者如同洪水一般淹沒全國(史稱瑞典入侵事件為“洪水”),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古古斯塔夫成為波蘭最高統治者。波蘭人民發動瞭廣泛的遊擊戰爭打擊入侵者。在軍事統帥S.恰爾尼亞茨基指揮下,經過奮戰,終於將侵略者趕出國土。1660年5月,雙方在今格但斯克近郊的奧利瓦簽訂和約。根據和約,波蘭國王約翰二世·卡吉米日·瓦薩(1648~1668在位)放棄對瑞典王位的要求,波蘭放棄大部分利夫蘭的屬地,僅保留其東南一隅。波瑞戰爭使波蘭國力和國際地位嚴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