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別名紫禁城,又稱大內,位居北京城中心。建於明永樂五年(1407)至十八年(1420)。大體上是在元大都大內的舊址上,以南京宮殿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後多有續建和重修。正門為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餘間。周有城垣,高10米,底寬8.6米,頂寬6.6米,總長3400米。四隅各有角樓,結構精巧。城垣外繞以護城河,俗名筒子河,長3800米,寬寬52米。故宮內部由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外朝以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東西有文華殿、武英殿,是封建皇帝發號施令和舉行盛大典禮之處。三大殿後為內廷,包括後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禦花園等。是皇帝處理政務及皇族居住之地。前三殿和後三宮自南而北排列在京城中軸線上,表現瞭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的思想,也體現瞭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傳統和風格。清滅亡後,1913年在故宮“外朝”成立瞭故宮博物院,1925年內庭亦開放。故宮內保存有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前三殿、後三宮、養心殿及西六宮等是宮廷歷史遺跡陳列室;齋宮和東六宮是青銅器館、陶瓷館、明清工藝美術館;保和殿及兩廡為歷代藝術館;養心殿、樂壽堂、頤和軒是珍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