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東北部重要海港和工商業城市,巴伊亞州首府。面積294平方公裡,人口150萬;大薩爾瓦多面積2213平方公裡,人口177萬(1980),多為黑人和穆拉托人。市區由狹長的沿海低地、陡峭的崖壁和高原組成,海拔8~70米,分高、低兩個城區,其間由升降機、纜車和公路聯繫。氣候溫熱,年平均氣溫25℃,最熱月(2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8月)平均氣溫23℃,年平均降水量1800多毫米,多集中於秋冬。始建於1549年,曾名巴伊亞。1763年前一直是葡萄牙的巴西殖民民地首府,市內多古建築和教堂。殖民時期為附近甘蔗、煙草集散地和奴隸貿易市場,後為內地可可、西沙爾麻、棉花、蓖麻子、牲畜等農畜產品的貿易和加工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近海油田的開發和阿拉圖工業區的建立,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工商業城市。工業主要有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學、紡織、食品、機械、造船、冶金、木材加工、水泥等,電力由聖弗朗西斯科河上的保羅·阿方索水電站供應。巴西東北部地區重要水陸交通樞紐。鐵路和公路通內地和東海岸重要城市。港闊水深,碼頭總長2060米,分成3個專用作業區。能停泊遠洋巨輪和超級油輪。市郊有機場。高、低兩城區功能差異明顯。低城區海拔8米,主要是為港口業務服務的工商業區,集中有各種農畜產品加工工廠、倉庫、銀行和商行,批發貿易興盛。高城區海拔70米,是行政、現代商業和住宅區,街道寬闊,綠樹成蔭,商店、旅館、飯店等服務設施完備,設有大學、研究所、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阿拉圖工業區在市東北15公裡處,有石油化學、冶金、水泥、造船等工業,並辟有新的深水港。其北的卡馬薩裡為石油化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