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西部內陸山國。全稱瑞士聯邦。與法國、聯邦德國、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義大利為鄰。面積41293平方公裡,人口644.2萬(1984)。全國分23個州,其中3個州又分為6個“半州”。首都伯爾尼。

  自然地理 地形 地質構造上屬西阿爾卑斯褶皺山系。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受更新世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廣佈。全境地勢南高北低,可分為三部分:①南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山地自法、意邊境起,斜貫南半部,約占國土面積58%,山體巍峨,峽谷幽深,羅訥河與萊茵河上遊河谷槽地南北兩側多為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峰,最高的杜富爾峰在瑞士、意大利邊境上,海拔達4634米。高山終年積雪,發育現代冰川,面積達1300多平方公裡。自19世紀末以來,山地隘口辟有多條隧道,成為地中海至北歐間陸上往來的通衢。②西北部侏羅(汝拉)山區。為阿爾卑斯山系最北的部分,約占國土面積10%。地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1000米,由幾條西南─東北向的石灰巖山嶺和縱谷組成,巖溶地貌發育,冰磧廣佈。③中部高原區。介於上述兩區之間,約占國土面積32%。東南高、西北低,為一波狀起伏高原。鄰近侏羅山區,有阿勒河沿斷層線自西南向東北註入萊茵河。由於幹支流河谷的分佈及冰川侵蝕作用,本區多盆地、湖泊和寬闊谷地。地勢較低,平均海拔700~800米,氣候適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

  阿爾卑斯山為歐洲主要分水嶺,萊茵河、羅訥河、波河及因河等都源於此。諸河上遊水流湍急,利於發電,是瑞士主要動力資源。萊茵河在瑞士境內全長375公裡,流域面積達2.8萬平方公裡,是瑞士通往北海的國際航道。全境有大小湖泊1490餘個,較大的約50個,最大的萊芒湖(日內瓦湖)面積達581平方公裡,其次為博登湖。除水力外,瑞士礦產資源貧乏,但森林茂密、旅遊資源豐富。

  氣候 地處中緯度地帶、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氣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自西向東,由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向冬寒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南部屬夏幹冬溫的地中海氣候。境內海拔差異大,地形復雜,氣候具有多樣性和垂直分異特征。中部1月平均氣溫0℃左右,山區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但山谷地帶冬季易形成逆溫現象。7月平均氣溫山區之外在20℃左右(如巴塞爾、日內瓦),而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僅5℃。境內3/4地區平均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降水中雪的比重隨高度而異。如海拔276米、地中海氣候區的盧加諾,雪在年降水量中隻占5%;海拔494米的蘇黎世為11%,而位於東北部山地的森蒂斯則高達72%。阿爾卑斯山北坡的雪線在2800米,而南坡則上升至3300米。此外,西風帶山谷裡的幹冷東北風,北阿爾卑斯大橫谷中的幹熱焚風等形成局部的氣候差異。

  植被 受地形、氣候等影響,植被的地區差異和垂直分佈也十分明顯。海拔1000米以下的高原、丘陵和河谷地帶,一般為耕地和牧場。1000米以上的山區,尤其是阿爾卑斯山區為茂密的針葉林和闊葉林,兼有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山毛櫸、東部大陸性氣候的落葉松,北方的雲杉和阿爾卑斯山南坡的栗樹等地中海植物。森林線1500米左右以上為高山草地,直至永久積雪帶。

  居民 全國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156人。75%的居民居住在經濟發達的中部高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在373人以上。侏羅山區人口約占全國10%,人口密度與全國平均數相當。阿爾卑斯山區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裡不足34人。全國約有2%的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固定居民點的上限約為1500~2000米,以從事農牧、采伐和旅遊業為主。

  人口增長以1850年(239萬人)至1960年(543萬人)間最快,110年中增長瞭一倍多,年自然增長率約8‰。之後逐年下降,近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2‰左右。低出生率伴隨的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有所增長,1982年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14%,而1900年僅5.8%。工業革命前,瑞士山區曾為人口外遷區,1930年僑居海外的瑞士人達35萬,至1970年減至16.4萬人;而移入的外籍人卻自1950年的28.5萬增至1974年的106萬,占總人口16.5%。之後移民入境略受限制,至1980年全國有國際移民19.8萬。除定居瑞士外,約有22%為季節工。外籍人口中53%來自意大利。隨著工業發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自1850年的6%上升至1980年的60%,形成以日內瓦,蘇黎世等為中心的城市集聚區。

  多民族國傢。日耳曼族約占65%,主要居住在中部高原區;法蘭西族占18%,主要分佈在西部;意大利族占12%,主要集中在南部;還有為數不多的羅馬什人(列托人)等。他們分別使用德、法、意及雷托羅曼語,並均為正式語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領土形成與開發過程 扼阿爾卑斯山隘戰略位置的瑞士,歷史上曾受凱撒的羅馬大軍和阿裡馬尼等部族入侵。公元11世紀起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291年,中部地區烏裡、施維茨和下瓦爾登三州結成反對奧地利哈佈斯堡王朝的“永久同盟”,是瑞士聯邦的開始。後又有盧塞恩、蘇黎世、伯爾尼等州加入。以後200多年,奧地利王朝等多次企圖壓制獨立運動,雖未得逞,但因其對地方封建勢力的控制以及各州發展不平衡,導致長期內部沖突。17世紀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外來威脅,促成瑞士人民聯合爭取獨立。1648年脫離羅馬帝國統治而獨立。經一個半世紀相對穩定,1798年法國自西入侵,建立海爾維特等共和國,領土擴大至19個州。拿破侖失敗後,1815年維也納會議保證瑞士獨立,並確定為“永久中立國”。

  歐洲宗教革命和法國革命對瑞士經濟和政治產生巨大影響。宗教革命時眾多加爾文教徒的能工藝匠自法逃入,促使日內瓦成為瑞士鐘表業的誕生地。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部分法國貴族的資金與財產流入日內瓦興辦銀行,並傳入資本主義啟蒙思想。16世紀起近300年間有大批瑞士人服役於外國軍隊,獲取大量外匯,成為瑞士資本積累的重要份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聖哥達隧道和辛普朗隧道先後開通,促進瞭國內外貿易的增長。水力資源的利用,旅遊業的興起,教育與福利設施的改進,導致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1848年制定憲法,設立22個州的聯邦制,增強瞭聯邦政府權力。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原屬伯爾尼州的侏羅地區,經全國公民投票,1979年1月1日正式成立,為瑞士的第23州。

  經濟地理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傢。1980年工業和建築業占國民生產總值46%,農業占5%,第三產業占49%。1982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7000美元,僅次於石油出口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科威特,居世界第三位。進出口貿易、外匯儲備、國外投資、金融業和旅遊業均列世界前茅。由於幣制、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具有起伏小、穩步前進的特點。工業與金融業結合,60年代以來,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和壟斷進一步加強,對外投資能力增強,瑞士各大公司的子公司遍及各洲,尤以與英國、聯邦德國、美國和日本企業聯合居多數。主要經營藥品、紡織機械、鐘表等,對緩和國內勞動力不足,提高產品出口競爭力有一定作用。對外國投資的企業多數無特殊限制,在瑞士註冊的1000多傢外國公司中,美國占半數。

  工業 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1980年工業職工占總從業人員39.7%。機械、化工、鐘表、紡織和食品素稱瑞士工業的五大支柱,其次為電力、煉鋁等。由於國內資源貧乏、市場狹小,因而重視科學研究,註意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其產品以耗用原材料小、經濟價值高、精密度強、多供外銷為特點,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在資本輸出的同時,又興辦新型的工業部門工程顧問公司,承包各國工程計劃項目,以“知識輸出”獲取外匯。

  世界上水力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國傢。全國在高山及諸河上遊谷地建有400餘座大、小水電站,組成龐大的隧道和電力站體系。水電占總發電量69.5%(1980)。20世紀70年代起,始建熱電站和核電站,主要分佈在中西部地區。1980年全國總發電量481.6億度,約有1/5電力出口至鄰國。以廉價水電和進口原料為基礎,建立瞭發達的煉鋁工業。鋁產量居世界前列,1980年為8.6萬噸。在萊茵瀑佈附近的沙夫豪森州、瓦萊州和聖加侖州,建有全國三大煉鋁廠。

  機械工業為最大工業部門,出口值首位。19世紀初從生產紡織機械起,逐步向電機產品發展。瑞士為世界第一臺交流發電機和柴油機的制造者。主要產品有紡織機械、發電設備、精密儀器、機床和電子計算機等,3/4的產品運銷國外。機械工業以中小型企業、專業化生產為其特點,分佈遍及各地,尤以東北部的巴登、蘇黎世、溫特圖爾、沙夫豪森最集中。化學工業始於19世紀中期,以生產藥品、染料、香脂、香精和農藥等為主,產量均居世界前列,約60%供出口,出口值僅次於機械產品,居第二位。巴塞爾地區是化學工業的最大基地。

鐘表工業的裝配車間

  瑞士有“鐘表王國”之稱。早在1587年,日內瓦已開始生產手表。之後從日內瓦逐漸擴展到拉紹德封、格倫興、比爾、菜拉沙和侏羅山區許多中小城鎮。通過不斷革新,產品以計時準確、品種款式多樣和高檔機械鐘表著稱。除鐘表外,還生產用於宇宙航行、深海作業、科學研究、國際運動等計時設備。20世紀70年代前產量約占世界鐘表總產量的半數。1974年產8800萬隻,為歷史最高產量,出口值僅次於機械和化工產品。70年代起,美、日電子鐘表大量傾銷,瑞士鐘表業受到較大打擊。為瞭提高競爭能力,組織瞭鐘表協會等壟斷集團,采取瞭加強技術培訓、科研實驗、科技情報、發展電子表等措施,近年產量有所回升。鐘表生產和出口仍占世界領先地位。

  食品、印刷、木材加工等工業分佈地區較廣,大規模集中生產較少。其中食品工業以生產速溶咖啡(瑞士首創)、巧克力和奶酪而馳名世界,經營的雀巢公司為瑞士最大工業集團。此外,傳統的紡織業、服裝業的花色等研制及刺繡工藝均有世界影響。多集中於聖加侖地區,其次為巴塞爾、盧塞恩。

  農業 高度工業化使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相對下降。1980年農業從業人數僅占總從業人數的7.3%,其中2/3從事畜牧業。耕地面積少,僅占國土面積的9%,耕地零星,以小規模集約私營農場為主。主要分佈在中西部地區,種植小麥、大麥、黑麥及馬鈴薯等,糧食自給率約70%。河谷低地種植蔬菜和水果。草地面積廣,約占國土面積2/5,畜牧業以飼養牛、羊、豬為主,奶產品和肉類等的收入約占農牧業收入的3/4。肉類可自給,奶產品自給有餘。位於中等高度山地上的農牧場,因受地形等限制,收入較低,需依賴政府補助或兼營工業、旅遊業。農業勞動力不足,機械化水平和農業成本都較高。林地占總面積1/4。由於禁止濫伐,重視更新,除提供部分木材外,森林已成為瑞士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融業和旅遊業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號稱“金融帝國”。金融業收入居國傢財政收入第二位,國外直接投資僅次於美、英。80年代初全國有銀行(包括分行)4800餘傢,蘇黎世的黃金、外匯市場居世界前列,與紐約、倫敦並峙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還有發達的保險業。金融業之所以興盛,除發展歷史早之外,其“永久中立國”的地位、幣制和政局的穩定,以及資金可自由流動、稅率低、銀行帳目保密等因素,均對吸引存款起積極作用。

  旅遊業為瑞士經濟三大支柱之一,僅次於工業和金融業。其發達原因,除有秀麗的自然景色外,也與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優良的設施和科學的管理水平密切相關。近年來因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及鄰國旅遊業發展的影響,收入有所下降,但仍居重要地位。1981年接待國外旅客達390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相當於商品出口總值的1/7左右。

  交通運輸業 具有線路密集、因地制宜、佈局合理、水陸空運輸配合協調、效率較高等特點。全國鐵路總長約5000公裡,其中3/5由國傢經營,大多已電氣化。有4條國際鐵路幹線聯接中歐與意大利,其中有2條穿越阿爾卑斯山隧道。公路總長約6萬餘公裡,1/2以上為國營,高速公路貫通東西、南北,並與聯邦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高速公路相接。除幹支線外,鐵路和公路還輔以各種電纜車、電鬥車、環山公路、直升飛機及遊艇等通往各旅遊風景點。多隧道、橋梁和涵洞。萊茵河為唯一通海航道,1980年貨運量約900萬噸,巴塞爾為最大河港。蘇黎世和日內瓦是兩大航空港。

  地區經濟差異 全國形成3個不同發展水平的經濟地帶:①中部地區是全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尤以蘇黎世—巴塞爾—伯爾尼三角地帶和日內瓦—洛桑沿湖地區最為發達,集中瞭機械、化工、紡織等工業部門以及糧食、乳肉等農牧業生產,為全國政治、金融、交通中心和主要城市所在區。②西北部侏羅山區人口密度不及中部地區的一半,是以拉紹德封為首的鐘表制造業集中地區。③南部阿爾卑斯山區以林牧、旅遊、水電業為主,其次是煉鋁、木材加工;山間河谷地種植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