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伊重要工礦城市,沙巴區首府。1966年前稱伊莉莎白維爾。在盧阿普拉河支流卡富佈河左岸,人口70萬(1980)。位居沙巴高原南部,海拔1290米左右,附近有色和稀有金屬礦藏豐富。熱帶草原氣候,各月平均氣溫17~24℃,年降水量1240毫米,雨、旱季分明,降水97%集中於11月至翌年4月。薩伊開發最早的礦區。1908年比利時殖民者設廠煉銅,1910年建為銅礦居民點。1942年設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礦業規模擴大而迅速發展。1950~1970年人口由9.88萬增至31.8萬。現為全國最大礦業中心,郊區大量開采銅、鈷、鋅、鍺、鎘等多種金屬礦,並有大型銅、鈷冶煉企業,素有“紮伊爾銅都”之稱。工業有水泥、食品、化學、車輛和機械修配、印刷、水電等部門。紮伊爾南部運輸樞紐。利卡西、科盧韋齊、基普希等地礦產品集運中心。北與東、西開賽和基伍區有公路相通。鐵路北達伊萊博、金杜後轉紮伊爾河航道或經鄰國通海。城郊有國際機場。沙巴區文化中心,有博物館、美術研究院、師范學院和紮伊爾國立大學分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