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漢族冉閔所建政權。都鄴城(見鄴)。曆一主三年。

  冉閔,字永曾,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父瞻原屬乞活軍,閔為石虎養孫。改姓名石閔,是石趙統治集團中較重要的將領,以勇敢善戰著稱。349年石虎死,諸子爭立,互相殘殺,閔乘後趙政局混亂,又得大司馬李農之助,於350年正月殺石鑒,自稱皇帝,國號大魏。複姓冉氏,仍都鄴城,史稱冉魏。石鑒死後,石祗(石虎子)據襄國稱帝,聯合羌酋姚弋仲和鮮卑族前燕慕容儁,與冉閔常相攻伐。3351年石祗為其部將劉顯所殺。352年閔攻破襄國,殺劉顯,消滅瞭後趙的殘餘勢力。其時,慕容儁勢力漸盛,南下冀州,冉閔率軍抵抗,兵敗被俘,前燕軍攻入鄴城,冉魏亡。

  冉閔在建立魏國的過程中煽動民族仇恨,對胡羯不論貴賤、男女、老少一律誅殺,共死二十餘萬人,以致漢人高鼻多須者多濫死。這一民族報復政策導致瞭自己的孤立。冉魏建立後,立即與東晉政府聯系,請求派兵共同討伐胡人;又清定九流,實行九品官人法(見九品中正制),以爭取漢族地主階級的支持。在經濟上,開倉散糧,以求得百姓的擁護。在軍事上,竭力與後趙殘餘勢力石祗、羌酋姚弋仲、前燕慕容儁爭衡。由於殘酷的民族仇殺和連綿的戰爭,加之饑饉,先前被遷到冀州、司州的胡漢各族人民數百餘萬各還本土,路上互相殺掠,饑疫死亡甚眾。冉魏轄地漸小,人口銳減,農業生產陷於停頓,於352年終為前燕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