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

  明初大臣。字百室。定遠(今屬安徽)人。少時有智計,習法傢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元至正十四年(1354),投朱元璋幕下,掌書記。勸朱元璋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於是,被任為參謀,參預機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他善於調護諸將,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朱元璋任太平興國翼大元帥,以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從克集慶(今江蘇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以其為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參知政事。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他嫻於辭令,明習故事,處理政務,裁決如流,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調兵轉餉無乏,恢復制錢,榷淮鹽,立茶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吳元年(1367),論功被封為宣國公。吳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長由右相國改稱左相國,居百官之首。曾與劉基等裁定律令。

  明朝建立,兼太子少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定官制、禮儀,監修《元史》,編《祖訓錄》、《大明集禮》,事無巨細,都由善長與儒臣謀議而行。洪武三年(1370),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滿。四年,以疾致仕。病愈後主持修建臨濠(今安徽鳳陽)宮殿。時朱元璋徙江南富民十四萬於臨濠,又以善長管理其事。九年,與曹國公李文忠總中書省、大都督府、禦史臺,同議軍國大事,督修圜丘。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

  胡惟庸以李善長推薦,被擢為太常寺少卿,後為丞相,兩人往來甚密。十三年,胡惟庸案發。二十三年,李善長以胡黨獲罪,謂其元勛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連其妻女弟侄傢口七十餘人一律處死。朱元璋手詔條列其罪,傳著獄辭,為《昭示奸黨三錄》佈告天下。次年,虞部郎中王國用上書訴其冤,朱元璋得書,竟不加罪。關於李善長是否參與謀反,明代史傢鄭曉、王世貞等人均持否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