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拉脫維亞加盟共和國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波羅的海裡加灣南岸的大海港。在西德維納河口兩岸,距海約15公裡。面積302.8平方公裡,人口88.3萬(1985)。歐洲古老城市之一,12世紀初就很著名。歷史上曾受德國和瑞典統治。18世紀前期併入俄國,此後成為俄國西北部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之一,對外貿易量僅次於聖彼德堡。1919年拉脫維亞獨立,成為首都。1940年併入蘇聯。拉脫維亞最重要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為機械製造業,生產電氣化鐵路車輛、電車、內燃機車、船舶和和摩托車等,電器、儀表、化工、紡織和食品工業亦較發達。重要商港和西部海洋漁船隊的基地。港口可停泊吃水9米的船舶,年吞吐量500多萬噸(1979)。主要出口鐵礦石、煤、木材及雜貨等。鐵路通莫斯科、列寧格勒、塔林等地。航空線與全國各地相連。有拉脫維亞科學院等多所大學、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城市沿西德維納河岸延伸30公裡,共分6個區。舊城位於西德維納河與城市運河之間,街道狹窄,保存著羅馬式、哥特式和巴羅克式建築物,並有騎士團城堡、教堂等古跡。東北部為重要工業區,有火電站和許多機器制造廠。東郊有化工、輕工業企業。介於裡加灣和利耶盧佩河之間的濱海區,散佈著不少海濱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