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第四大城,伯南佈哥州首府和港口。位於南美大陸東北端佈拉塔角附近。市區由大陸、半島和1個島嶼組成,並被卡皮貝裏比河、貝貝裏比河以及許多溪流縱橫分隔,建有鐵橋和石橋相連,有“巴西的威尼斯”之稱。面積209平方公裡,人口118.4萬;大累西腓包括週邊聖洛倫索德馬塔、保利斯塔、雅博阿唐、卡佈等8個城鎮,面積2201平方公裡,人口234.8萬(1980)。海拔2~55米。年平均氣溫24℃,年平均降水量1760毫米,3~8月為雨季,氣候炎熱潮濕。始建於1548年,,原為葡萄牙伯南佈哥轄區首府奧林達的小港口。1630~1654年被荷蘭占領,作為其殖民地的首府。其後成為沿海甘蔗種植園地帶及其內地農牧區的貿易中心。1709年設市。1823年正式成為州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利用當地交通發達、內地農牧產品豐富及附近地區廉價勞動力眾多等有利因素,在郊區發展多種工業,大累西腓范圍迅速擴大,人口由1950年的51.2萬增至1970年的106.1萬。港灣優良,有珊瑚礁作防浪屏障,入港天然航道寬260米,深10米。港口設施現代化,碼頭總長3062米,能停泊吃水9.5米的遠洋巨輪。輸出蔗糖、棉花、植物油、谷物、西沙爾麻、肉類、皮革、水果等。巴西東北部陸上交通樞紐,鐵路和公路由此呈扇形通往東北部各州。有國際機場。橫貫大西洋的海底電纜終點站。主要工業有紡織、制糖、食品、罐頭、煙草、榨油、化學、修船、水泥、玻璃、冶金等,電力主要由聖弗朗西斯科河上的保羅·阿方索水電站供應。有大學、研究所、博物館、動植物園和教堂。半島為港務區,島嶼為商業中心區,大陸部分為住宅、文教區,外圍城鎮為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