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第一大河。位於蘇聯歐洲部分。源出瓦爾代高地,源頭海拔228米。河流曲折東流,至喀山附近折向南流,到伏爾加格勒轉向東南,最後註入裡海。全長3530公裡,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裡(見彩圖)。為平原型河流,比降較小,流速緩慢,河道彎曲,多沙洲淺灘,河漫灘上多牛軛湖,上遊流經冰磧區,聯結一系列小湖,河網發育差。奧卡河匯入後為中遊,流經伏爾加丘陵北緣,右岸接納蘇拉河、斯維亞加河,左岸匯入韋特盧加河,流域面積增大,河谷變寬,水量大增。左岸大支流卡馬河註入後,河床更更寬,水量驟增一倍以上,成為一條浩蕩的大河。沿伏爾加丘陵東緣南流,河谷不對稱,右岸陡峻,左岸低緩。從卡梅申附近(北緯50°)至河口的800公裡河段內,全無支流,形成典型的樹枝狀水系。伏爾加格勒以下為下遊,分出一條汊河──阿赫圖巴河,與幹流近於平行流到河口地區,然後分成80餘條汊河註入裡海。河水挾有大量泥沙,每年輸沙量2700萬噸,沉積在河口,形成面積1.9萬平方公裡的河口三角洲。

蘇聯伏爾加河

  河水補給來源主要是雪水,其次是地下水和雨水。上遊和中遊雪水補給占年徑流量的55~65%,地下水約占25~30%,雨水隻占10~15%。下遊雪水補給更為主要,雨水補給減少,地下水補給意義增大。春汛發生在4~6月,夏季平水,秋有雨汛,冬季枯水期水位比較穩定。從11月底至翌年4月為結冰期,下遊3月中旬開始解凍,封凍期長100~140天。年平均流量在加裡寧為175.9立方米/秒,雅羅斯拉夫爾1118.5立方米/秒,伏爾加格勒8139.1立方米/秒,河口處7710立方米/秒。河水的93%來自卡馬河口以上,僅有7%來自卡馬河口以下。每年排入裡海水量約254萬立方公裡。

  沿河建有多座水利樞紐工程,其中包括雷賓斯克、高爾基、切博克薩雷、古比雪夫、薩拉托夫、伏爾加格勒附近的水庫和水電站10多個。全部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400~500億度,並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水文狀況,調節水量。

  蘇聯最重要的內河航道,享有“俄羅斯母親”之稱。自勒熱夫以下至阿斯特拉罕,定期通航裡程3256公裡。幹支流航道水深3.6米,裡程6600公裡,能通行千噸駁船。主幹航線可通航5000噸級貨輪和2~3萬噸的頂推船隊。該河把蘇聯中央工業區同伏爾加河沿岸區、烏拉爾區以及裡海沿岸聯結起來,通過伏爾加-波羅的海運河、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和伏爾加-頓河列寧運河,組成瞭白海、波羅的海、黑海、亞速海和裡海的5海通航。該河為蘇聯內河航運最繁忙的水道,貨運量約占蘇聯內河貨運總量的2/3,客運量占蘇聯一半以上。主要貨流有石油、建材、木材、煤炭、糧食、機械、鹽類、石油制品等。沿岸主要河港和經濟中心有加裡寧、雷賓斯克、雅羅斯拉夫爾、高爾基、喀山、烏裡揚諾夫斯克、古比雪夫、薩拉托夫、伏爾加格勒和阿斯特拉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