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線和農業界線。為四川盆地灌縣至天全一線以西山地的總稱,自北向南主要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5338米的夾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山。山體由花崗巖、石灰巖、結晶灰巖、大理巖、砂板巖等組成,耐風化侵蝕。山體褶皺強烈,山峰峻峭,山脊海拔達5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著名高峰之一。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積雪終年不化,有現代冰川分佈,並有古冰川遺跡。山脈近南北向向,東陡西緩,當河流橫切山脊時往往形成深邃峽谷,多跌水,富水力資源,已建有魚子溪電站。主要礦產有煤、鐵、鉛、鋅、銅、硫、石棉和大理巖。邛崍山東坡雨澤充沛,海拔2100~2300米地帶年降水量達2000~2500毫米,向有“華西雨屏”之稱。由於雨多濕重,植被茂密,是中國邊茶主要產區。西坡雲少霧散,氣候幹燥,植被稀疏。邛崍山東部為農業區,西部屬半農半牧區。邛崍山是四川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多種珍稀動植物重要分佈區。為保護上述動物及生態環境,辟有面積約20萬公頃的汶川臥龍(見臥龍自然保護區)、4萬公頃的寶興蜂桶寨、1.26萬公頃的天全喇叭河3個自然保護區。夾金山是紅軍長征時翻過的第1座大雪山。南邊的二郎山是川藏公路要道,為四川通往西藏的第一險要,公路埡口海拔約28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