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興工業城市,南陽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位於省境西南,南陽盆地中部。面積174平方公裡,人口37.7萬;其中城區面積17平方公裡,人口17萬。歷史名城。西周屬申國。春秋為楚邑,始稱宛。秦設南陽郡,治宛。因其位於伏牛山之南,漢水以北地區屬陽地,故名南陽。北周改宛為上宛縣,隋改為南陽縣。1949年設市。市境北西部地勢稍高,其餘多為平原。礦產主要有玉礦,蘊藏量和品質均居全國第2位。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捲煙、絲綢、電子、機械、化學等工業。絲織產品在省內較著著名。工藝品有南陽玉器和南陽烙花等。南陽烙花是傳統工藝品,產品銷60多國傢和地區。市境獨山玉礦1988年曾采得重達5噸特大級南陽翡翠。南陽黃牛役肉兼用,是中國黃牛良種繁育基地。名勝古跡有武侯祠、醫聖祠、張衡墓、漢畫像館、王府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