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最長河流。發源於昌江、白沙兩縣交界的壩王嶺(黃牛嶺附近),東北流經白沙、儋縣、瓊中、屯昌、澄邁、瓊山等縣,主流在瓊山縣與海口市邊境入海。長314公裡,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裡。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後,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巖臺地和淺海沉積臺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幹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後,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一為5月,一為9、10月。1961年南渡江上遊建成松濤水庫,庫容量達31億立方米,有防洪、灌溉、發電等效益,對克服流量不穩定的狀況有重要作用。南渡江三角洲河床比降小,河道淤積快,夏秋臺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