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風景遊覽區及避暑勝地。位於江西九江市南,北近長江,東濱鄱陽湖,交通便利。廬山系第三紀末或第四紀初,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因斷層作用使地塊上升而形成的塊狀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向,面積約349平方公裡。相傳殷、周時,有匡氏兄弟結廬隱居於此,故稱“匡廬”和“廬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高出附近的鄱陽湖平原約1450米。

  廬山屬中亞熱帶濕潤山地氣候,以春溫、夏涼、秋爽、冬寒為特點。森林蔭鬱,植被豐富。海拔1167米的的牯牛嶺,簡稱牯嶺,為廬山著名避暑勝地。年均溫較近在咫尺的九江市低5.6℃,7月均溫低7.0℃。故當江南暮春季節,廬山卻正當桃李始華之際;長江中、下遊盛夏酷暑時期,廬山卻溫和如春。牯嶺年均降水量多達1833.6毫米,較九江市多548毫米;雷暴較多,夏季平均雷暴日達39天;廬山年均霧日191天,3~5月為多霧月,月均霧日多達20天;7月霧日較少,亦達13天。廬山山體主要由砂巖構成,山勢雄偉,加以降水豐富,故多瀑佈,如:五老峰東九疊谷的三疊泉,秀峰寺的馬尾泉和黃巖瀑佈,石鏡峰下的玉簾泉,觀音橋上的玉淵潭,王傢坡的雙瀑,三寶樹附近的黃龍潭、烏龍潭等。三疊泉匯集五老峰和大月山的泉水,分三級飛瀉,一級最大落差達60米,氣勢極為雄偉。

廬山三疊泉

  廬山多名勝古跡,主要遊覽地有仙人洞、五老峰、含鄱口、三疊泉、大天池、香爐峰、文殊臺、龍首崖、黃龍潭、廬林湖、白鹿洞書院、玉淵潭、烏龍潭、嶽母墓、秀峰、周恩來紀念室等處。廬山風景隨季節變化,四季各有其勝。此外,在含鄱口北面山谷中有廬山植物園,為中國著名南北植物馴化基地。山麓於1990年建成九江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

  為便於遊人登山,已先後在山北、山南修建瞭登山公路及大型登山纜車。

  山區特產有石耳、石魚、石雞、雲霧茶;藥用植物有厚樸、黃精、黨參、白芨、烏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