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地區轄縣,邊防要地。位於自治區西南部,左江上遊,平而河與水口河匯合處,與越南高平省毗鄰。面積2317.8平方公裡,人口25.32萬。縣府駐龍州鎮。龍州建制始於西元前221年,是中國南大門歷史悠久的古城。1885年法國從越南入侵中國時,民族英雄馮子材以龍州為基地,抗擊法國佔領軍,取得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後,法在龍州設領事館,1887年龍州被辟為通商口岸。1891年,為抵抗外來侵略,廣西提督蘇元春在龍州西南八裏的將山建築小連城,有城堡炮臺,蜿蜿蜒5公裡餘。1913年改龍州縣,曾改名為龍津縣、麗江縣,1961年復稱龍州縣。

  地形以龍州盆地著稱,一般海拔約200米,最高峰大青山海拔1046米。地處南亞熱帶南沿,氣候暖和濕潤,常年無霜,植物繁茂,動物種類繁多,建有㟖崗自然保護區。經濟林有棕櫚、橡膠、木菠蘿、八角、櫶木等。櫶木為龍州特有珍貴木材。為發展櫶木生產,特設有櫶木農場。此外,有珍禽異獸烏猿和白頭烏猿等。土特產以龍州八角茴香最負盛名;蛤蚧肥大,年產量最高達2~3萬對;龍州菜刀鋒利耐用,遠銷國內外。

  龍州為邊防重鎮,西有水口關,西南為平而關。龍州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江革命勝地。1930年2月1日,在鄧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領導下,爆發瞭震撼左右江的龍州起義,建立瞭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重要的革命遺跡有紅八軍軍部舊址。名勝古跡有小連城和棉江花山崖壁畫等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