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自治區轄市。位於自治區中部,柳江中遊。轄5區及柳江、柳城2縣。面積5279平方公裡,人口157.10萬;其中市區面積651平方公裡,人口73.68萬。柳州西漢時為潭中,唐稱南昆州,後改稱柳州,因地處柳江邊,故名。宋為柳州龍城郡,又稱龍城。元稱柳州路,明、清稱柳州府。1911年後稱柳州。50年代初,由柳江縣劃出置市。1961年改為自治區轄市。

  市境地勢低平,柳江流經市區,形成著名的“江江流曲似九回腸”的大灣。沿江兩岸為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臺地,間或有喀斯特孤峰零星分佈。20世紀50年代前,柳州僅有規模小而設備簡陋的水廠、電廠和機械廠;50年代以來工業飛速發展,主要有機械、冶金、紡織、建材、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部門。所產汽油機、空氣壓縮機等暢銷全國,鋅氧粉則遠銷國外。

  柳州是中國南方重要交通樞紐之一。湘桂、黔桂、枝柳鐵路交匯於此。北可達北京、武漢、宜昌、焦作,東通杭州、上海、廣東等地,西可到貴陽、昆明、重慶等地,南達南寧、憑祥、湛江等地。公路可通湖南、貴州。水運以柳江為主,全年通航,上達融安,下通桂平、梧州等地。

  市境柳侯公園有紀念唐代文學傢柳宗元(815) 的柳侯祠和柳侯衣冠墓及羅池等名勝;柳江南岸魚峰山相傳為唐代壯族歌手劉三姐傳歌處,有劉三姐塑像和龍潭,已辟為公園;市南郊都樂村有都樂巖,為重要旅遊勝地。附近有“柳江人”和“白蓮洞”遺址,並建有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柳州沙塘、鷓鴣江一帶盛產國內外馳名的柑橘、沙田柚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