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傢園林。位於北京西北郊,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組成。萬壽山原名甕山。山南麓,玉泉、龍泉等泉水匯成一湖,稱為甕山泊。元初,郭守敬主持疏浚甕山諸泉,作為通惠河水源之一。明代,甕山泊周圍開闢瞭水田,湖山之間,興建瞭一些寺廟,成為北京西郊有名的風景區,也稱為西湖。

  清乾隆十四年(1749)仿照杭州西湖的形狀進行疏浚,將湖面向東拓展,並於湖的西北端將水面沿著甕山西麓往北伸延,再轉而向東,沿著甕山的北麓開鑿後湖。湖中挖出的泥泥土,堆疊瞭甕山的東麓。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為在次年向其母後祝壽,在甕山圓靜寺的舊址建造瞭大報恩延壽寺,甕山改名萬壽山,西湖改名昆明湖,隨後將這座園林命名清漪園。此後,陸續興建樓臺殿閣,乾隆二十九年全部竣工,歷時十五年,共用銀四百四十八萬餘兩。該園與暢春園、圓明園以及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被稱為“三山五園”。

  咸豐十年(1860),清漪園和圓明、暢春、靜明、靜宜等皇傢園林一起被英法聯軍焚毀。同治年間(1862~1847),慈禧太後兩次準備修復圓明園,未能實現。光緒十一年(1885),設立海軍衙門。十二年恢復昆明湖水操,於是借辦海軍之名,重修清漪園。十四年,慈禧以光緒的名義發佈上諭,將清漪園工程公開,並取“頤養沖和”之意,改名頤和園。頤和園工程,主要修葺瞭萬壽山前山和昆明湖中的南湖島、西堤部分,其佈局基本和清漪園相同,隻是有的建築物的形狀和名稱有所改變。主要建築有:仁壽殿、玉瀾堂、樂壽堂、排雲殿、佛香閣、長廊、諧趣園、德和園大戲樓等。二十一年,裁撤海軍衙門。頤和園工程隨之停止。這一工程,前後將近十年,耗銀約六百萬兩。頤和園建成後,一年的大部分時間,特別是夏天,慈禧、光緒帝都在這裡居住,處理政事。外國人稱之為“夏宮”。二十六年,頤和園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二十八年,慈禧又動用巨款加以修復。

  辛亥革命後,根據《優待清室條件》,頤和園仍為清室所有。1914年,頤和園作為溥儀的私產售票開放。1924年,頤和園由北京市政府接管,改為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