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一種口徑和重量都較大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由身管、藥室、炮尾等部分構成,滑膛多為前裝,可發射石彈、鉛彈、鐵彈和爆炸彈等,大多配有專用炮架或炮車。明朝丘濬撰《大學衍義補》中記載:“今砲之制,用銅或鐵為具,如筒狀,中實以藥,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線,用火發之”,“亦謂之砲,又謂之銃”。自元朝以後,古代火炮開始成為中國軍隊的重要裝備,主要用於攻守城塞,也用於野戰和水戰。

  元朝和和明朝前期的火炮 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制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門銘文為元“至順三年”(1332)的盞口銅銃,其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3厘米,重6.94千克。銃身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叁佰號馬山”三行銘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軍左衛進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 重二十六斤 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4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藥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藥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據《明會典》記載,弘治(1488~1505) 以前,明政府軍器局所制造的各種火炮中,大碗口銃的數量為每3年造3000門。

  大碗口銃的敞口雖大於身管口徑,但實際上並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制造瞭身管較長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108毫米,全長52厘米,重26.5千克,藥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陽衛造”銘文(見彩圖)。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軍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盞口炮、碗口炮、神機炮、旋風銅炮、將軍炮(“將軍”一詞常作為具有較大威力火炮的封號)等十餘種。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擊潰敵軍;正統十四年(1449),於謙守衛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敗瓦剌軍的進攻。

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鐵炮 山西省博物館藏 張博智攝

  明朝後期的火炮 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制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瞭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明會典·工部》記載,嘉靖四年(1525)制造的“毒火飛砲”,炮筒用熟鐵制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砲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這是中國古代以火炮發射爆炸彈的最早記載。萬歷年間還大量制造瞭身管較長的火炮。萬歷二十年(1592)在杭州制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號大將軍”鐵炮,口徑113毫米,全長143厘米,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明顯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鑄有炮耳,安有兩個鐵環。萬歷年間,明軍援朝作戰時曾使用過這種鐵炮。

  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幹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瞭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制佛朗機銃,形制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志》又把佛朗機銃分為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砲”,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制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歷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志》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砲,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裡”(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為瞭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制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制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制大中型西洋炮500門。中國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制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歷二十年造的鐵炮。

  西方火炮的傳入,促進瞭中國明朝後期火炮技術的發展,改善瞭軍隊的裝備。據《練兵實紀·雜集》記載,戚繼光的車營裝備佛朗機銃256門,輜重營裝備佛朗機銃160門。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瞭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中炮受重傷,不久死去。

  在火炮技術發展的同時,明末孫元化集中明代制造火炮的成果,吸收西方先進的造炮經驗,撰寫成《西法神機》一書。其後,焦勖於崇禎十六年在湯若望的傳授下,輯成《火攻挈要》。這兩部書,是明末火炮制造的理論和工藝技術專著,對西方新式火器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產生瞭重大影響。

  清朝火炮 清朝前期,清政府為適應統一全國及平定三藩叛亂等戰爭的需要,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3種類型:①紅衣炮(即紅夷炮)型,如《清會典》中記載的“金龍炮”、“武城永固大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等。現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的一門康熙十五年(1676)鑄造的“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炮身前細後粗,口徑110毫米,全長248厘米,重1000千克,裝藥2千克,鐵彈重2.7千克(圖1)。這種炮在中俄雅克薩之戰中發揮瞭較大作用。②子母炮型,類似佛朗機銃。如“子母炮”、“奇炮”等。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門“子母炮”,母炮口徑32毫米,全長184厘米,子炮長25.5厘米。③大口徑短管炮,如“沖天炮”、“威遠將軍”炮等。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門康熙二十九年鑄造的銅質“威遠將軍”炮,口徑212毫米,全長69厘米,重280千克,載以四輪車,能發射15千克重的爆炸鐵彈(圖2)。康熙時比較重視火炮,僅據《清文獻通考》記載,從康熙十三年至六十年,共造大小銅鐵炮約900門。隨著火炮的大量生產,康熙三十年,清政府成立火器營,專習槍炮。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又規定各省綠營兵每千名設炮10位,火炮成為清軍的主要裝備之一。清朝中期以後,火炮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至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為抗擊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各地軍民又造瞭一些重型火炮,廣東省虎門、江蘇省鎮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當時的抗英火炮(見彩圖)。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清政府大量購買西方近代火炮,同時創辦瞭一些近代軍事工業,制造近代火炮,中國古代火炮逐漸被近代火炮所取代。

圖1 清康熙十五年“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圖2 清康熙二十九年“威遠將軍”炮

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造虎門沙角炮臺炮 張博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