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票人向銀行轉讓未到期票據並貼付一定利息以兌取現金的行為。貼現對持票人來說是出讓票據,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資金;對銀行來說,是與商業信用相結合的一種銀行授信業務。

  種類 貼現可分為:①商業票據貼現,是指持票人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按貼現率扣除貼現利息後向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②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是指持票人為瞭取得現款,將未到期的銀行已承兌的匯票,以貼付自貼現日起至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息為條件,向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

  特點 貼現與銀行貸款業務有明顯區別:①資金投放的對象不同。銀行貸款以借款人為對象,貼現以票據為對象,實行是一種票據的買入。②在信用關系上體現的當事人不同。銀行貸款的當事人為銀行和借款人及其保證人,貼現的當事人則為銀行、貼現人及票據上的所有當事人。貼現票據到期不獲償付,貼現人及票據上所有當事人均為債務人。③資金貸放與融通期限不同。銀行貸款期限可長達1年甚至數年、數十年,而貼現期限較短,一般不超過6個月。④計息方式不同。銀行貸款利息一般在貸款到期或按約定時期定期收取,貼現則以折扣方式事先獲取利息,由銀行貼現時預先扣收。

  程序 貼現是一種票據轉讓行為,其具體手續為:①背書。持票人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在票據背後簽名蓋章,然後把票據出讓給銀行。如果銀行要求保證人,持票人還需辦理票據轉讓的保證手續。②結算。一方面持票人在扣除貼現應付利息後從銀行獲得票據貼現現款;另一方面貼現銀行付出貼現現款,收進貼現票據。如果貼現票據到期不能獲得償付,銀行可行使追索權。

  貼現率 貼現率即貼現利率。貼現利息按貼現票據的金額及貼現利率和貼現時間計算,並一次預先扣除。因為貼現是銀行對匯票的購入,購入時與匯票到期日有時間差,貼現利息就是這一時間差的利息。貼現率的高低既受整個金融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呈正相關關系,也受貼現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

  轉貼現和再貼現 轉貼現是指商業銀行經貼現購得原始票據後,在二級市場上出售,以貼現方式轉讓給其他的金融機構,由其他金融機構買進。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將已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再向中央銀行貼現,以取得信貸資金的行為。它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融通資金的一種形式,實質是中央銀行的授信業務。

  再貼現率 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宏觀貨幣政策的一項重要調節手段,是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達到緊縮或擴張商業銀行信貸能力的一種手段。因為再貼現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成本。一方面,商業銀行會隨再貼現率的升降相應減少或擴大從中央銀行以再貼現方式取得資金來源的數量,收縮或增加信貸供給;另一方面,再貼現率決定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水平,若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也會相應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瞭貸款需求,反之,則能刺激信貸需求。

  中國的票據承兌貼現市場主要辦理商業票據貼現和銀行承兌匯票貼現。銀行隻接受在國傢政策充許的商業信用范圍內按照購銷雙方訂立的經濟合同所簽發的票據。各專業銀行按規定可以辦理貼現的,主要是季節性銷售的商品;商業批發、批零企業之間按調撥計劃和提前下達的商品;試銷新商品;暫時呆滯積壓的商品以及清理拖欠貸款等。貼現利率一般比國營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利率下浮0.30‰,貼現期限控制在6個月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