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的附屬機構。專門對低收入發展中國傢以較優惠條件提供長期貸款的國際金融機構。

  國際開發協會是為解決低收入國傢資金短缺問題而成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發展中國傢由於舉借大量外債,每年還本付息負擔沉重,而且戰後建立的幾個國際金融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其貸款條件較嚴,數額也很有限,難以幫助較窮的發展中國傢擺脫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世界銀行專傢於1957年提出成立國際開發協會的建議,1959年10月經世界銀銀行理事會通過,於1960年9月24日正式成立,同年11月開始營業。會址設在華盛頓。

  宗旨 以較優惠的條件向低收入發展中國傢提供利息負擔較輕的長期貸款,以促進發展中國傢經濟的發展、生產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組織機構 盡管國際開發協會的會計財務是與世界銀行分開的,但在組織機構上,它同世界銀行卻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下設執行董事會,負責日常業務工作。實際上,它的正副理事、正副執行董事,也就是世界銀行的正副理事和正副執行董事;經理、副經理由世界銀行行長、副行長兼任;辦事機構各部門負責人也都由世界銀行相應部門的負責人兼任。

  資金來源 ①會員國認繳的股本。原定資本總額為10億美元,認繳股本的國傢分為兩組:第一組主要包括工業發達國傢或高收入國傢,認繳的資本額以黃金或可兌換貨幣支付,可全部用於協會的信貸活動;第二組主要是發展中國傢,認繳的資本有10%用黃金或可兌換貨幣支付,其餘90%可用本國貨幣繳納,但不經會員國同意,不能作為貸款使用。②補充資金。根據協會規定,在一定時期內,會員國還須認繳一部分資金作為補充,以保證協會的財源。1964~1982年,會員國已提供瞭6次補充資金,其中絕大部分是由第一組會員國捐助的。截至1982年6月止,會員國認繳的股本和補充資金共236億美元。③世界銀行從凈收益中撥給協會的資金。到1982財政年度結束為止,銀行已經轉給協會16億美元。④協會本身業務經營的凈收入。

  貸款 根據協會章程,貸款對象主要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傢。按1981年匯率計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731美元的發展中國傢政府或企業才有資格申請貸款。貸款不收利息,僅收0.75%的手續費,貸款期限長達50年,頭10年不必還本,從第二個10年起,每年還本1%,其餘30年,每年還本3%,貸款可以全部或部分用本國貨幣償還。實際上,這是一種長期低利貸款,一般叫做軟貸款。根據協會章程的規定,信貸活動一般是針對特定項目,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提供計劃性貸款或非項目貸款。由於低收入國傢總是大大倚重農業,因此協會的信貸較集中於農村開發項目,其次是長期才能產生效益或者很難用貨幣收入來衡量的項目,如教育和其他人力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