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李朝末期彈詞作傢、唱劇作傢。字百源,號桐裏。生於全羅北道高敞郡一經營官藥房的傢庭。自幼熱心攻讀漢文,精通音律,曾被授予五衛將職銜,人稱“申五衛將”。他在贈給弟子彩仙的《桃李花歌》中表達瞭他的美學見解,闡明瞭藝術的力量及其社會作用。他認為一切違背真理的藝術作品意味著藝術的毀滅。40歲後從事古典曲藝“彈詞”的革新事業,整理、改編、創作瞭大量彈詞,把彈詞發展為包括音樂、舞蹈、表演等在內的綜合藝術,為彈詞發展成唱劇奠定瞭基礎。他將彈詞《春香傳》改編為唱劇,他繼繼承朝鮮古代假面劇和木偶劇的傳統,對資料進行瞭全面的整理和加工,將民間傳說中春香冤屈而死的悲劇處理成大團圓的結局,表達瞭朝鮮人民的願望。

  申在孝是朝鮮古典戲劇“唱劇”的奠基人。在唱劇音樂和唱腔方面,都進行瞭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大大豐富瞭唱劇的唱腔。他還為培養唱劇演員傾註瞭心血。當時的唱劇名演員樸萬順、李捺致、金世宗都曾從他學藝。他在朝鮮戲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有《春香歌》、《沈清歌》、《興夫歌》等,後人將他的作品匯集成《申五衛將歌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