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研

  日本劇作傢。1926年12月2日生於熊本縣,逝於1988年。畢業於九州大學經濟學部。在法務省任職期間,發動戲劇愛好者組建瞭“麥之會”組織,開始戲劇創作活動。劇本《當我們唱歌的時候》(1957)和《反應工程》(1959)問問世後受到社會的註意。接著他又創作瞭《日本人民共和國》(1960)、《明治之柩》(1962)、《帶路人》(1966)等社會問題劇,奠定瞭他的劇作傢社會地位。他的作品主題嚴肅、結構巧妙,善於通過歷史或現實的重大題材,結合日本的戰後社會現實,提出人生的真實意義。

  70年代中期起,日本“小劇場戲劇”運動逐漸進入尾聲,各種風格、流派的戲劇創作重新走上瞭現代戲劇的道路。宮本研的創作題材范圍更加廣泛,直接把“革命傳說”和“民族悲劇”納入自己作品裡。他相繼發表瞭:《美好事物的傳說》(1968)、《阿Q外傳》、《聖格裡高裡的殉教》、《桃中軒牛右衛門的夢》(1976)、《南洋賣身女》、《亂》等。《桃中軒牛右衛門的夢》通過孫中山與黃興的聯合、中國革命同盟會的成立、秋瑾的就義等情節,描繪瞭宮崎滔天對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援助和支持。該劇由文學座演出。《南洋賣身女》描寫日俄戰爭期間5個日本婦女流落在新加坡充當妓女的悲慘命運。

  1962年,宮本研以《日本人民共和國》和《機械化作戰》而獲岸田劇作獎,同年又以《明治之柩》獲藝術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