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格洛托夫斯基

  波蘭導演、戲劇傢,生於波蘭東部的熱舒夫省。1951~1955年在克拉科夫戲劇學校學習,畢業後赴莫斯科戲劇學院表演系深造。回波蘭後擔任克拉科夫老劇院和波茲南的波蘭劇院導演。

  11959年,他擔任奧波萊的“十三排劇院”經理和導演,開始進行戲劇實驗。1964年將“十三排劇院”改稱“戲劇實驗所”,1965年遷至弗羅茨瓦夫,被稱為“表演藝術研究所”。

  格洛托夫斯基探索戲劇藝術的本質及其特性,試圖重新建立演員與觀眾的親密關系。他認為演員與觀眾的關系是直接的、現實的、互相感應的、富於生命力的,為其他藝術所不能取代。他提倡一種“質樸戲劇”。60~70年代格洛托夫斯基根據他的理論先後實驗演出瞭拜倫的《該隱》、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A.密茨凱維奇的《先人祭》、S.韋斯皮揚斯基的《衛城》以及W.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劇。在大部分演出中,舞臺被拆除,演員與觀眾的隔離禁區被打破,體現出特殊藝術風格和演員的精湛技術,突破瞭傳統的戲劇觀念和演出方式。

《衛城》劇照

  格洛托夫斯基主張,演員要不斷挖掘和發展生動的外在表現手段,且要通過嚴格的形體訓練為內在的戲劇組成部分服務。演員既創造戲劇動作,又引導觀眾進入戲劇情節之中。演員成為演出與觀眾精神、心理、感情及理智的溝通者與建樹者。格洛托夫斯基稱之為“聖潔的演員”。他認為演員的形體及精神生活接近觀眾,演員與觀眾的共鳴是可能直接形成的。

  他還認為表演藝術是戲劇演出的根本,沒有服裝、佈景、音樂和燈光效果,甚至沒有劇本,戲劇照樣存在。戲劇的一切聽覺、視覺效果都可以通過演員的身體與精神得到體現。

  格洛托夫斯基訓練演員的方法不同於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不同於B.佈萊希特,它既不被自然沖動所控制,又不被過分強調角色的設計所束縛。他要求演員不要為觀眾更不要為自己表演,而是在觀眾的交流與接觸中完成真實的戲劇動作。

  格洛托夫斯基的訓練體系包括形體練習、塑性練習、面部表情練習、發音練習等項目。

  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外,C.杜蘭、戴爾薩特、В.Э.梅耶荷德、Е.Б.瓦赫坦戈夫、佈萊希特及An.阿爾托等著名戲劇傢對格洛托夫斯基的訓練方法都有過影響。1962年他曾到北京研究京劇,到日本研究能樂,到印度研究印度民間古典戲劇與柔技,更加充實和豐富瞭他的訓練體系。

  60年代和70年代之間,他率領的劇團到英、法、美及北歐諸國舉行公演,曾風靡一時。他還應邀到意大利、南斯拉夫和蘇聯等許多國傢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學。國際戲劇協會於1975年在波蘭弗羅茨瓦夫主辦的國際戲劇大學由他擔任指導職務。

  意大利戲劇傢尤金尼奧·巴爾巴收集他的論文、訪問記以及有關材料,編輯成《邁向貧困戲劇》,於1968年在丹麥出版,翌年在英國印行,中譯本名《邁向質樸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