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von歌德

  德國文學傢、劇作傢。

  生平 1749年8月28日生於法蘭克福,1832年3月22日死於魏瑪。經歷瞭歐洲近代史上進步與反動勢力鬥爭的的偉大變革時代。

  童年與學習時代(1749~1770) 歌德的父親出身市民,曾買得皇傢參議的頭銜。歌德從小才華出眾,很早就學會瞭英語、法語、古希臘語、拉丁語,後來又學會希伯來語。1765年10月到萊比錫大學學法律,他把主要精力用於學習自然科學和文學,並從事文學創作。1768年8月,歌德因病回傢休養,思想消沉,曾研究煉金術和神秘主義。

  斯特拉斯堡求學與狂飆突進時期(1770~1775) 1770年4月,歌德到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學業。同年7月,結識瞭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赫爾德。1771年大學畢業,回到法蘭克福,根據父親的願望當瞭律師。不久成為《法蘭克福學者通訊》的撰稿人。1772年9月到1775年是歌德文學創作的第一高峰期,絕大多數狂飆突進時期的作品如《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1773)、《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都是這時寫成的。這些作品使歌德成為著名作傢。

  魏瑪最初十年(1775~1786) 魏瑪公國是個小邦國,執政的公爵奧古斯特喜好文藝。1775年,應公爵之邀,歌德來到魏瑪,次年取得公民權,擔任多種重要的行政職務。由於工作的需要,他研究瞭自然科學,並取得相當成就,如發現瞭腭間骨,但文學創作卻幾乎停頓。為瞭擺脫這一困境,歌德於1786年9月2日逃往意大利。

  意大利之行與返回魏瑪(1786~1794) 歌德在意大利逗留瞭1年零9個月,遊歷瞭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那不勒斯以及西西裡島,創作激情又慢慢復蘇。1788年6月18日回到魏瑪後,他隻管礦山和劇院,辭去其他行政職務,專心從事創作。同年與制花女子克裡斯蒂安娜·武爾皮烏斯同居。

《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劇照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歌德對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態度始終十分矛盾。他寫瞭好幾部政治劇,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攻擊革命,但他又說,隨著法國大革命,開始瞭“世界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與席勒合作時期(1794~1805) 法國大革命以後,歌德越來越孤獨。1794年,J.C.F.席勒計劃辦文藝刊物《季節女神》,為征稿給歌德去瞭一封信,歌德立即回信,從此他們結為至友。歌德與席勒的思想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歌德研究自然科學,註意實際;席勒研究哲學與歷史,喜歡抽象思維。但是他們都信奉人道主義,認為人應是完整的,和諧的,全面發展的。他們都主張,藝術應當恬靜、清晰、優雅、和諧,美是藝術的最高原則。他們把古希臘人看作理想的人,把古希臘藝術看作藝術的典范。在共同認識的指引下,他們各自寫出瞭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對歌德來說,與席勒合作的10年是他創作的第二個高峰。其中最大的收獲是完成瞭《浮士德》第一部。

  從席勒逝世到1814年(1805~1814) 席勒逝世以後的10年,是拿破侖占領德國和德國人民反抗拿破侖統治時期。歌德對拿破侖入侵以及反拿破侖解放戰爭的態度充滿矛盾,創作又處於低潮。此時,他閱讀瞭德國中世紀的作品,對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大大擴大瞭他的眼界。

  晚年時期(1814~1832) 拿破侖失敗後,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神聖同盟,封建勢力在歐洲復辟,德國不僅沒有獲得統一和自由,反而更加反動。這時,歌德把目光轉向世界,他看到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看到瞭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他預言將會出現超越國界的“世界文學”,聲稱自己是世界公民,覺得人類的前途充滿光明。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恢復瞭創作的青春,出現瞭第三個創作高峰。《浮士德》這部巨著正是在這次高峰中完成的。

《浮士德》劇照

  戲劇創作 歌德的文學創作包括瞭幾乎所有的文學體裁,而且在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他把德國詩歌帶入世界文學之林,創立瞭德國近代小說 並把傳記、遊記等文學形式提高到堪稱典范的水平。戲劇創作隻是他全部創作的一部分,但又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他一生寫的劇本,完成的和未完成的約70多部,其中既有巨著,也有化裝遊行劇一類的劇作。

  歌德在萊比錫上學期間先後寫瞭牧童劇《反復無常的情人》(1767)和喜劇《同謀犯》(1767)。《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是第一部真正具有歌德特色的作品,使歌德成為狂飆突進運動的領袖。這部劇作無論思想內容,還是形式,對狂飆突進時期的戲劇都有很大影響。在葛茲身上體現瞭個人應享有自由的思想。同時,歌德把自己民族歷史上的事件當作悲劇的創作題材,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在戲劇結構方面,他拋棄瞭古典戲劇的規則,實現瞭徹底的“莎士比亞化”,整個戲由一個個敘事式的畫面組成,並無緊密的邏輯關系,全劇場景更換50多次,地點變動達20處。

  歌德在狂飆突進時期寫瞭許多劇本,它們可以分為三類:①繼承漢斯·薩克斯的傳統寫的富有民間傳統色彩的狂歡節劇和諷刺性滑稽劇,如《諸神、英雄與維蘭德》(1774)、《普隆德爾魏倫的集市》(1774)和《帕得·希萊的狂歡節劇》(1774)。②包括《克拉維果》(1774)、《施泰拉》(1775)和《兄妹》(1776)在內的描寫愛情和婚姻問題的劇本。這些劇中的主要人物在歌德自己的生活中均可找到他們的原型。③狂飆突進時期的作品《埃格蒙特》(1788),1775年開始寫作,基本傾向與《葛茲》相同。該劇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歷史,描寫西班牙總督埃格蒙特因同情當地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而遭逮捕,隻有其情人為解救他到處奔走,最後情人服毒自殺而埃格蒙特被害的故事。同《葛茲》相比,作者不再著力描寫外在的歷史畫面,而著重刻畫人物內心的變化和發展,塑造瞭像埃格蒙特的情人克蕾爾欣這樣的著名女性形象。

  文學史傢把《伊菲革涅亞在陶裡斯》(1789)看作歌德的古典文學時期第一部作品。該劇根據歐裡庇得斯的同名悲劇寫成。在歌德筆下,主人公伊菲革涅亞成瞭人道主義的象征。該劇在形式上又回到古典劇的軌道,嚴格遵守“三一律”,一切都安排得和諧完整,顯得優美寧靜。

  《托誇多·塔索》(1790)是繼《伊菲革涅亞在陶裡斯》之後又一部古典悲劇。劇中所寫的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塔索在宮廷裡的遭遇。劇中的塔索遇到理想與現實矛盾時,不再像維特那樣堅持自己的理想,進行反抗,而是像伊菲革涅亞一樣,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求和解。因此,歌德說,塔索是“提高瞭的維特”。這部劇本和《伊菲革涅亞在陶裡斯》都是用五音步抑揚格的無韻詩體寫成的。

  法國大革命以後,歌德寫瞭好幾部政治劇,有《大科夫塔》(1792)、《市民將軍》(1793)、《激動的人們》(1793)、《私生女》(1802)等。劇情大都直接或間接與法國大革命有關,總的傾向是反對暴力革命,主張改革。

  悲劇《浮士德》的創作貫穿瞭歌德的全部創作生涯。1773年正式動手寫作,1775年暫時停筆,1786年去意大利旅行時在原稿的基礎上增刪修改,1790年以《浮士德,一個片斷》為題發表,引起瞭席勒的重視。1794年與席勒結交後,在席勒的一再建議和催促下,開始瞭第三次創作。這次創作重新規定瞭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劇中的浮士德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個人,而成瞭人類的代表。浮士德所經歷的一切不再僅僅是他個人的經歷,同時還是人類發展的縮影。1806年發表瞭《浮士德》第一部;1831年完成《浮士德》第二部(1832年歌德逝世後發表)。1887年以《浮士德初稿》為題發表的1775年前的創作稿,體現瞭狂飆突進的思想和精神。

  《浮士德》與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W.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名著。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他與魔鬼結盟,創造瞭很多奇跡,最後靈魂被魔鬼奪走。歌德把他塑造成一個為探索真理、追求人類最高理想而永不止息地奮鬥的人物。他從個人生活的“小世界”進入社會生活的“大世界”,經歷瞭書齋、愛情、宮廷、美的幻夢等階段之後,最後悟出瞭生活的智慧,即“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作自由與生活的享受”。作者賦予浮士德與魔鬼的關系以新的內容。歌德認為善與惡是無法分開的,善中有惡,惡可以促進善。因此在他筆下,浮士德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與魔鬼鬥爭中取得的,而其每一行動又離不開魔鬼。《浮士德》的形式非常獨特,它包含瞭若幹可以自成一體的悲劇,又可以被看作是有頭有尾的詩集。就全劇而言,它沒有嚴密的戲劇結構,像是一部敘事體作品。《浮士德》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戲劇,而是把詩歌、戲劇和小說的特點糅合在一起的戲劇,就形式而言,是一部“無與倫比”的作品。

  

參考書目

 Firedzich Gundolf,Goethe,Berlin,1930.

 Georg Lukács,Goethe und seine Zeit,Berlin,1959.

 H.A.Korff,Geist der Goethe-Zeit,Leipzig,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