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東京。逝於1996年。父親是銀行職員。3歲時舉傢遷居中國大連。後因父母離婚,隨母回日本神戶。1933年接受天主教洗禮。早在慶應大學法文系讀書時,就在雜誌上發表瞭《諸神與神》(1947)、《天主教作傢的問題》(1947)等文章。1949年大學畢業,次年到法國裡昂大學研究法國現代天主教文學。1953年回國,曾任上智大學講師,為日本筆會會員。1955年以短篇小說《白人》獲芥川獎。長篇小說《海和毒藥》(1957)寫太平洋戰爭期間九州F醫科大學用美國國俘虜作解剖實驗,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短篇小說《架雙拐的人》(1958)寫一個日本士兵在侵華戰爭中殺死瞭無辜的中國青年,由於悔恨而精神失常。長篇小說《沉默》(1966)是他的代表作,反映江戶時代天主教徒在幕府迫害下放棄信仰的事件。長篇小說《小小藍葡萄》(1956)、《湄南河的日本人》(1973)等也涉及日本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問題。作者善於刻畫人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