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這類作品通常為散文體寫的簡短的故事,有時也採用詩體形式,大多具有諷刺、勸喻或教訓的寓言,因而稱為寓言。借喻是寓言的重要特點,它向讀者暗示寓言所蘊含而未直接表露的思想。但寓言的作者有時在故事的開頭或結尾點出主題。寓言的情節通常高度凝練,高度集中,人物少,並大量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動物、植物都可成為寓言的主人公。

  寓言最初是由人民群眾口頭創作和流傳的動物故事演變而來。梵文故事集《五卷書》就記錄瞭大量的古代寓寓言。《伊索寓言》300餘篇,也是古希臘寓言作品的匯集,它對歐洲的寓言創作發生瞭深刻的影響,以後著名的作傢相繼寫作寓言,如古羅馬作傢費德魯斯、法國詩人拉封丹、俄國作傢克雷洛夫等。近世在世界各國湧現瞭很多寓言作傢,創作的題材也日趨廣泛。

《伊索寓言》插圖:蟬和狐貍、孔雀和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