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西爾瓦

  哥倫比亞詩人。生於波哥大一商人傢庭。1884年赴法國、英國和瑞士求學,曾受愛倫坡、鄧南遮與波德賴爾的影響。回國後,因經營店鋪失利而破產,生活中又遭遇種種不幸,遂產生悲觀厭世思想。他的作品長期被人誤解,受到嘲諷與誹誹謗。他也常被稱為“瘋子”。由於精神錯亂,舉槍自殺。身後遺留的零散作品,經後人收集整理,直至1953年才出版全集。

  西爾瓦的抒情詩,多是對童年的回憶和抒發愛情的憂傷,有濃厚的悲觀主義色彩。作品不拘形式,但比較註意節奏與音樂感。以新穎的形式與悲觀厭世的情調這兩個特點,表現出現代主義詩歌的表征,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現代主義詩歌運動的先驅之一。《第三首夜曲》是他的代表作,以獨特的結構、空靈的幻想、傷感的情調和富有音樂感的節奏而為人所稱道。其他作品還有《苦澀的點滴》和《死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