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馬拉提語詩人、宗教改革傢。出生在馬哈拉斯特拉邦哥達瓦裏河畔的一個鄉村。少年時代為反對包辦婚姻而離傢出走,勤奮12年,向學者學習經典。後周遊各個聖地,接觸社會,目睹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投身於宗教改革事業,同時從事詩歌創作。他的主要作品有《祈求頌》、《威懾頌》、《敵國的考察》、《奴僕的學識》等詩,描繪瞭社會的不寧,宗教的虛偽,人民的痛苦,表示瞭不安和憤懣。他改寫的《羅摩衍那》隻完成《戰鬥篇》和《美妙篇》,突出憂國憂民的君王羅摩和奮戰惡魔的神猴哈奴曼的形形象。《威懾頌》主要描寫神猴哈奴曼的英雄行為,以振奮民族精神。《奴仆的學識》是30多年中向弟子傳授知識而寫的對話錄形式的詩集,共有三萬多行詩,分前後兩集,宣傳宗教思想,並提出瞭建立羅摩王朝的理想,表達瞭愛國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者西瓦吉根據他的思想建立瞭著名的馬哈拉施特拉民族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