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詩人、劇作傢。生於利馬一中產階級傢庭。早年喜愛詩歌,19歲發表第一部詩集《來自夜班崗哨的聲音》。以後,《睡著的人的面具》、《希梅納的一生》、《感傷的行為》、《蜘蛛的觸覺》(1965)等詩集陸續出版。他的詩歌表達瞭深沉、隱秘和永恆的感情,反映瞭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生活狀況的關切。

  邦迪的第一部劇本《愛情,偉大的迷宮》於1947年上演,在秘魯戲劇界贏得很高的聲望。嗣後發表《新娘新郎》、《箱子裏的人》、《天上沒有石油》、、《一種嘀嗒聲》等劇作。1961年出版的《戲劇集》,包括4部劇本:《羅迪爾》、《沒有幸福島》、《打算死的東西》和《弗洛拉·特裡斯坦》。

  邦迪還有短篇小說集《遇難者與幸存者》(1954)和《巴黎的窮人》(1958),其中人物的心理刻畫十分細膩,對生活的描寫包含著譏諷,故事結尾往往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