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希臘歷史學傢。出生於伯羅奔尼薩斯半島的邁加洛波利斯,很早就開始參加政治活動,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期間,曾任阿凱亞聯盟的騎兵指揮官(西元前168年)。皮德納戰役之後,他隨同1,000名阿凱亞人作為人質被送往羅馬,在那裏生活瞭16年,與斯齊皮奧集團等羅馬貴族的代表人物建立瞭密切的聯繫,取得瞭較大的自由,曾陪同小斯齊皮奧去過很多地方。最後因高齡墜馬負傷而死。他在後半生從政治活動轉向著述。他的主要著作《通史》共有40卷,前兩卷回憶第一次佈匿戰爭;第3至115卷記述第二次佈匿戰爭,包括當時羅馬和迦太基的狀況;第16至29卷記述第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以後各卷記述羅馬征服西班牙、非洲和希臘的幾次戰役。全書完整保存下來的隻有前5卷。《通史》記載瞭公元前220至公元前144年之間的重要事件。作者的目的在於說明羅馬所以崛起為世界強國的原因。他認為羅馬的政體綜合瞭獨裁、寡頭和民主三種政體的成分,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歷史著作不僅要記述事件,同時還要對事件作出解釋。他承認命運在歷史中的作用,但認為事件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某些個人的動機。他行文嚴謹準確,對史料能嚴加取舍,是研究早期羅馬史的第一手材料。羅馬歷史傢李維烏斯、希臘歷史傢普盧塔克曾利用過他的著作。他的政治學說和歷史觀點對後世的馬基雅維利、孟德斯鳩也有過相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