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杜米埃

  法國畫傢、雕塑傢。1808年2月26日生於馬賽一個裝玻璃工人的傢庭,後隨傢庭遷居巴黎。1879年2月11日卒於瓦爾蒙杜瓦。童年時代起,他為生活所迫,曾在一個法院做當差,還當過書店的售貨員。他早年曾隨隨一位學院派畫傢學素描,並向一位不著名的畫傢學石版畫技術。以後經常到博物館研究古代雕刻以及倫勃朗、P.P.魯本斯等的油畫,以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此外,他還通過觀察巴黎社會各階層形形式式的人物,牢記其形象特征,練就瞭一手過硬的速寫、默寫功夫。

  杜米埃一生經歷瞭19世紀法國歷史上的3次重大革命:1830年革命,1840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留下的藝術遺產極其豐富,包括約4000幅石版畫,900多幅油畫、水彩畫和素描,以及60多件小雕塑。這些作品愛憎分明地歌頌革命鬥爭、抨擊反動勢力和嘲笑市民的庸俗習氣,從而表明,他自始至終是一個堅定的民主革命的戰士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其藝術活動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美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杜米埃的藝術是在1830年革命後進入成熟階段的。當時他在《漫畫》雜志工作,自1832年起陸續發表和展出瞭許多抨擊路易·菲力普政府的石版漫畫,其中最有名的為石版畫《卡岡都亞》(1832)等。在《卡岡都亞》中,畫傢借用F.拉伯雷同名小說中的主人公形象來影射路易·菲力普:國王張開大口,貪婪地吞食著民脂民膏,而王座下面,則有一批官僚在等待賞賜。此畫陳列於一傢商店的櫥窗中時,有些觀眾看後發出瞭反政府的口號。由於這類作品,畫傢受到法院控訴,被判處徒刑半年,並課以600法郎罰金。可是,坐牢並沒有改變他的觀點。1833年出獄後,他成瞭當時法國政治制度的堅定反對者。

  1834年,杜米埃作瞭一批傑出的石版漫畫。在《立法肚子》中,他揭示瞭七月王朝政客們的醜態;在《出版自由》中,他在西方美術史上最早塑造瞭以主人公姿態站在大地上,作為戰鬥者的工人階級的高大形象。畫中的印刷工人有典型意義,因為在19世紀的法國,正是印刷工人發動瞭1830年的7月革命,並將其他行業的工人吸引到革命隊伍中。畫面中央印刷工人像紀念像那樣巍然屹立,查理十世昏倒在右角,而路易·菲力普則在左邊作著無力的掙紮。這說明,19世紀30年代初,正當法國工人階級踏上政治舞臺時,杜米埃便把他們視為未來世界的主人,創造瞭無產者的典型形象,這是畫傢的歷史功績。同年,杜米埃在石版漫畫《1834年4月15日的特朗斯諾寧街》中,令人觸目驚心地揭發瞭七月王朝士兵們屠殺手無寸鐵的工人傢庭的血腥暴行。

  1835年起,在法國,政治漫畫被禁止。杜米埃開始創作取材社會風俗的石版漫畫,對七月王朝資產階級的生活作瞭無情揭露。1836~1842年間,他最重要的作品為石版漫畫組畫《卡通》(1836~1838),總數達100幅,陸續發表於《喧噪》雜志。這套組畫著重描寫騙子、投機傢R.馬凱爾及其同夥貝爾特蘭的醜行。馬凱爾為當時法國一個流行戲劇的人物,杜米埃借用這個騙子的形象來影射路易·菲力普政府的政客們,並揭示當時法國社會中到處是欺騙和勒索的現象。畫傢在另外一些石版組畫,如《表情速寫》(1838~1839)、《人間喜劇》(1845)、《你肚子餓……不是理由》(1845)、《藍襪子》(1844)等中,嘲笑瞭資產階級市民的庸俗、低級和無聊。而在石版組畫《司法人員》(1845~1848)等中,則深刻揭發瞭資產階級法制的偽善和虛假。

《你肚子餓……不是理由》

  1848年革命使杜米埃得以重新創作政治漫畫。他通過版面,塑造瞭復辟主義者拉達普阿等政客的形象。40~60年代,他繪制瞭許多傑出的油畫,其中有歌頌法國人民革命鬥爭的《起義》、《街壘中的傢庭》(40年代末),有反映人民苦難的《逃亡者》,有反映法國普通人民日常生活的《三等車廂》(1860~1870,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有塑造勞動者的高大形象的《洗衣婦》(約1860,盧佛爾博物館),有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的《唐·吉訶德》等。他的油畫在藝術處理上單純、概括、整體,並且註重突出被畫對象的本質,有很高的藝術性。但在他生前卻很少有人知道。直到20世紀現代藝術興起後,人們才予他的油畫以高度評價。

《街壘中的傢庭》

  在普法戰爭的年代中,杜米埃創作石版組畫《圍攻》,表現瞭普魯士蹂躪下的祖國的苦難。他的後期作品仍然熱情歌頌革命運動和深惡痛疾地揭露反動勢力。巴黎公社期間,杜米埃被選入公社的藝術傢協會。1876年,他雙目失明,幸巧友人畫傢C.柯羅贈以房子,才獲得棲身之地。杜米埃終身忠於共和制思想,即使在1863年生活極其貧困的時刻中,也嚴正地拒絕瞭拿破侖三世為企圖收買他而頒發的榮譽軍團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