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銅禮器。1974年6月發現於河南省鄭州市張寨南街杜嶺土崗銅器窖藏中,窖深6米。共出2鼎1鬲。鼎的形制、紋飾相同,分別編為1號、2號銅鼎。1號鼎最大,通高100釐米,口徑62.5×61釐米,腹壁厚0.4釐米,重約86.4公斤。體量巨大,造型渾厚、莊重,為商代中期青銅器的代表性作品。但由於其年代較早,鑄造技藝不夠完善,在整體比例和細部處理上尚有不足之外。鼎的口、腹部略呈長方形,口沿外折,兩側沿面上有圓拱形的立耳,微微向外張開,耳的外側面呈凹凹槽形,內有3道凸起的棱線。鼎腹成鬥形,深46厘米。鼎腹上部約1/3的部位裝飾著陽紋的饕餮紋裝飾帶,每面正中及4個轉角處各為一組饕餮紋,全器共8組。腹部左、右和下部邊緣裝飾一圈整體成U形的乳釘紋。鼎腹每面正中部位,饕餮紋上下均為素面。裝飾手法樸素大方。鼎足為上粗下細,略呈錐形的柱足,中空。足的上部有饕餮紋,下部有弦紋3道。在腹底和足表有煙熏的痕跡。和商代後期以司母戊鼎為代表的方鼎造型相比,杜嶺方鼎腹部過深、足的比例嫌短,缺乏那種更為莊嚴的紀念碑性質。耳和口沿的處理也顯得單薄。在鑄造技術上尚存在外范接合不嚴,部分紋飾有重疊的缺點。

  2號鼎通高87厘米,口徑61×61厘米,為正方形,重64.25公斤。1982年7月,又在鄭州城東南的商代中期窖藏中發現13件青銅器,其中有兩件大方鼎,造型和裝飾手法與杜嶺方鼎相同而形體稍小,其一通高81厘米,口徑55×53厘米,重75公斤。其二通高81厘米,口徑53×53厘米,重52公斤。這幾件方鼎都是商王室用於祭祀活動的禮器。